返回

行业文章

搜索 导航
口译“思维理解”概念
2018-10-15 09:11:26    etogether.net    网络    



“理解”就是对意义的摄取。在口译工作中,理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它体现着译员与众不同的一些口译基本技术。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口译的理解不等同于一般人自然的理解。由于口译工作的需要,这种理解表现为某种将注意力指向原语的整体,并对内容进行思维加工的心理努力,目的是将原语贮存以便传译。它远非像通常人所作的那样,仅留心引起自己兴趣的信息,或仅就自己所要作出的反应或所关注的论点进行所谓有“深度”的思考,从而忽视其他的、对自己来说可能并不重要,但对其他听众可能非常重要的信息。它实际上是口译工作中某种职业化过程的产物。而所谓“职业化”的外在表现,即是毫无遗漏地贮存原语内容方面的信息。


从技能角度来看,我们可将这种理解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 迅速对原语内容要点进行标定并作出整理,把握住语篇整体意义;

2. 抓住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根据原语的不同话语类别(语类)掌握原语叙述、介绍或论述的线索;

3. 将话浯的主题、语境、交际环境、语言的前后句法关系、各种副语言信息和其它语言外的“认知库”(法文:bagage cognitif)信息纳入理解轨道;

4. 利用译前准备或译员预先储存、积累的口译经验为口译现场理解提供一定的参照值;

5. 迅速地、半自动化地进行译语搜觅并对关键词语或数字、术语等作出代码转换。若译员为并列性双语者,即表现为以译语直接贮存(A语或B语) ;若译员为合成性双语者,则可有时表现为以A语帮助理解。而后者在我国比较常见,尤其是在大量B语仍未达到较平衡水准的“合成性双语者”译员群体中比较常见,尽管这种理解基础上的译语有时并不能达到令人完全满意的传译效果。


这种理解方式可称为“ 口译的思维理解”,或曰:“ 口译的理性理解”。口译的这一理解程序并不是在口译听辨完成之后才启动的,而是几乎与听辨同时开始的。因为译员在完成对言语链条中语音听辨的同时,便已经而临着对言语链条所负载的信息作出语义反应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语段初加工理解
下一篇:口语能力提高的方法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行业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