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翻译思维的特征:三个平面
2022-12-15 09:18:54    etogether.net    网络    


人类的思维是一种能动性极高的复合机制,由三种形态的思维组成。


思维的主体形态称为概念思维或逻辑概念思维。这一主体的思维形态,能动性很强,表现为人可以自由地、自觉地运用大脑进行概念组织活动,进行判断和推理,进行分析和综合,进行归纳和演绎。可见概念思维也是翻译思维的主体形态。


人类思维的第二种形态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特征是运用形象并借助于情感和意志体验,形成表象或意象(representation or image),于是意象就成了一种表达手段,用在文艺作品中,也不时用在其他的文体中。形象思维强调以感性表象来催动接受者的审美认同,因此形象思维关注的是艺术效果和感召力。但是我们这样说不等于将概念活动和判断力排斥于形象思维之外。恰恰相反,我们要看到的是形象思维虽然以感性表象为表达手段,它仍然无时无刻不需要逻辑思维的伴随,否则艺术形象就不可能具有任何思想性,而且艺术形象的构建本身就要求运用精微的审美判断。我们可以说形象思维是二维的:以形象表象为体,以概念(逻辑)为用;而概念思维则是一维的,其中的概念、判断、推理实际上是一种逻辑思维,不同于语言的线性运动。


人类思维的第三种形态是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最接近人的心理机制(包括长期积累的感知经验、对客体触媒能产生随机应变的潜意识、可以驱动行为包括言语行为的感悟或顿悟等等)的思维形态。我们常说的语感就是直觉思维的表现。语感在语言生成和优化中所起的作用是非同小可的,特别是就汉语这样的形式程式机制颇弱的语言而言。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对语感的上述职能作出更为科学的解释。


人类的这三种思维形态全面地表现在翻译思维中。翻译中不仅需要有概念(逻辑)思维,还必须调动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原因是语言运作是三种思维形态综合运作的表现,原著是原文作者以三种思维形态综合运作的成果,原作是原文作者的心迹的记录。因此,说到底,翻译是对原著作者的心迹跟踪。


翻译思维除了与人的一般的语言思维形态综合运作规律完全契合以外,还具有它的独特性,那就是它是“跨语言-跨文化-跨心理”的语言思维活动:翻译永远不可能只局限于语内的(intralingua)“语义-思维”表达活动,它可能永远是一种语际的(interlingual)“语义一思维”转换表达活动:语际思维转换表达比语内思维表达复杂得多,这是自不待言的。


我们了解语言思维是一种“三种形态”的综合运作以后,就可以进一步对翻译这种“语际的综合性思维转换表达运作”(简称“翻译思维”)更深人的剖析。

翻译思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层级性。它实际上是在三个平面上进行的:第一个平面是语义平面;第二个平面是逻辑平面;第三个平面是审美平面。三个平面的结构如下图:


图2.png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吉迪恩·图里(Gideon Toury)的描述性研究
下一篇:伊塔玛·埃文一佐哈(Itamar Even-Zohar)多元系统理论简单介绍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