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作家谈翻译
2021-09-19 09:24:37    etogether.net    网络    



到底要怎么样的人,具有什么条件,才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翻译家?四川大学的杨武能教授认为,翻译家是学者加作家的结合体。


学者,是因为翻译过程中,往往会遇见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难题,译者对原文若非彻底了解,全盘领悟,绝不可能译出像样的文字。当然,不负责任、抢译跳译、惟利是图的坊间译者,不在此例。


傅雷为翻译巴尔扎克, 就不知用了多少功夫来吃透原文。他曾经翻查所有手边可得的参考资料, 为一字一辞写信给远在法国的朋友, 向他们请教;再辗转托人在巴黎买书买字典。总之,翻译家为了研究原文,往往上穷碧落下黄泉,个中艰苦,实不足为外人道也。


翻译文学作品,若译者本身毫无文采,必然全军尽没。译者像说书人,故事再精彩,说书人要是口齿不清、结结巴巴,又怎么能引起听众的兴趣?杨武能认为翻译者是混血儿,非驴非马。在台湾,大学教师升等时,甚至不能以翻译作品当作著作,实在令人气结。因

此,杨大声疾呼,要引起世人对文学翻译家的尊重。


余光中教授认为创作比翻译写意多了。 作者只要摊开一张白纸,任由想象力恣意驰骋,海阔天空。译者则十分辛苦。他翻译王尔德的作品时,必须字字推敲,面前经常摆满字典及参考书,左顾右盼,译不出时还未免要望洋兴叹。


文学翻译, 真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汉语确切理解原文的问题
下一篇:《红楼梦》颜色词的翻译方法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