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为何从事翻译
2021-09-15 09:19:19    etogether.net    网络    



笔名乔志高的高克毅先生,据他自己在“ 天使,望故乡译后”一文中所说,是足足花费了十年功夫才把这本美国文学名著翻译出来的。十年时间固然很长,但译文的篇幅更长,共有五十多万字。 我们试想以乔志高当年工作之忙 编《译丛》 、写文章、再加上其它编务,每年平均也得译出五万多字。全书译成之后,还需要校订修改,因此,这本名著的翻译,从最初落笔到最后面世,其间所耗费的心血与精力,真不知凡几。


若非翻译者对翻译工作有一份执著的热爱, 对原著有一种感情上的认同, 相信是很难贯彻始终的。


乔志高在“译后”一文中说“: 我以前翻译的两部美国文学作品……,都不是出版社指派的作业,而是自己爱做的功夫。”他又提到《天使,望故乡》 也是他自己建议要译的书。由是可见,他在动手翻译每一本名著之前,都已经对那本书有所认识了,这跟许多人对原著毫无认识,就茫茫然接受指派,边读边译的做法,是迥然不同的。


乔志高曾经对我说过“:你在我每一部翻译作品中,都多少可以找到我的一点影子!”


许多真正的翻译家,在翻译的过程中,都将自己的生命力一点一滴地倾注在译作之中“! 每个人肚子里都有一本书,如果他有写作的能力,他就可以笔之成文。”不错,很多人都有写作的能力,但不一定每一个都成为作家,傅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作家创作时多少带点自传色彩, 许多人有作家的天赋与才情,却由于个性使然,未必有这种剖析自我的能力或勇气,为了成全自我,满足创作的欲望,就转而从事翻译,不少伟大的翻译家,都是如此!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英译汉强化动态色彩
下一篇:翻译的主流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