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在考虑使这句话原文与译文音节数相匹配的同时,把“你不属于 我”翻译为“ you weren’t my girl”,似乎音节仍然多了一个,但实际上 “you were”可以连起来唱,在歌词中可以看做一个音节。而且比直译为 “you didn’t belong to me”更符合英文注重使用简单名词或名词词组表意的 语言思维习惯。另外,从押韵上来说,这虽然按照一般的诗歌不算押韵, 但在歌词中却能获得如同押韵的效果,因为它和韵脚在发音部位上十分相 近,唱起来感觉基本不变。这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一般诗词押韵与歌词押 韵的不同规律。
10.词句翻译时添加了 “tonwe”,这既是为了弥补中文音节数,使之与原文相等,又是为了押韵。实际上,根据上面所谈的歌词翻译应该尽量 贴近原文语序的原则,这似乎并不是理想的翻译,因为“走过”在原文中 属于下一行,而这里却提前了。不过,仔细考虑一番,我们也可以认为, “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完全可以,而且应该理解为“陪着走”的意思, 这里直接翻译一个“nwe”,同时解决了音节数、押韵和本句与下句衔接三 个问题,这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另外,与前面的解释一样,使用 “rove”在一般诗词翻译中不算押韵,但在歌词里却具有押韵的效果。
11.从字面出发,对“街头”的理解可以有三种情况:一是十字交叉路口,二是丁字路口,三是一条街的转弯处。“走过”可以转弯,也可以不转弯。译者的理解是,如果不转弯而直接“走过”,那这个“街头”也 未必就是“街头”。更重要的是:这里是用“街头”表示人生道路上比较重要的点,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人生“转折点”,所以翻译时感到“走过”就是“转过”,英文应该翻译成“round street comers”,而不是“pass the intersection”。
12.添加一个“though”,照顾音节、押韵,同时使语篇衔接,语气自然。
13.“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翻译为“no longer fit for our arms to hold”,表面上似乎变化很大,实际上意思没有改变。“找不到”是汉语注重动态和感性语言思维的表现形式,“fit for”是英文强调静态(未必一定 是名词)和理性语言思维的表现形式。中文的“理由”在英文中隐含在 “fit for”之中,是否有“理由”也就是还是否“fit”,所以,这样翻译完 全可以表示原文的整体意义和联想:时过境迁之后,恋人之间的隔膜与生 疏造成原来的“拥抱”不再“适宜”。所以,“fit”远比“reason”更适合。
其次,这里的“hold” 一词与笔者在上文7中所解释的有所不同,相对意义比较狭窄,它只是指互相“拥抱”,借以表现“温柔之情”,而没有 “天长地久”的含义。由于语境、搭配不同,意义大小有异,这在文学翻 译中是很普遍的现象。
14.“fall” 一词体现了一个“沦”字中所包含的无奈、落寞以及后悔 的心情。最后一个“go”既押韵,又体现了恋人之间随着十年的流逝,感 情也愈加流逝,事态发展虽不如人意甚至出乎意料却自然而然的情况,同 时进一步表现主人公那种难以挽回的落寞的心情。
15.“friends” 一词并不能将原句的韵味唱出来,而且音节与原文也有 差距,故在“Wends”之后添加“just so”,可译为“也仅仅如此而已”, 不仅沿用了上句的韵脚,而且在内容上也是对上句意味的延伸或两句中重 复使用“friends”的总结,体现了歌者心里一种淡淡的遗憾及其感情的归结。
16.原文最后一句需要仔细体会其中的含义:为情而流泪,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发生的事;至于泪为谁流则很难说。爱的意义在于真情付出, 而不取决于泪为谁流。在叙事者的情感旅程中,任何一个与他同行的人都会给他带来同样的无奈。理解了这层含义,才能在译文中得以准确表现。笔者在翻译中选择使用“or”和“any other”,目的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至于选择“girf”这个词,从感觉上来说原因与注释9相近,都是为了在歌唱中获得近似于押韵的效果。
总结:歌词翻译与一般的诗词翻译有明显的不同,具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译文与原文的音节数必须相同;其二是押韵不是一般诗词的死板押韵,而是除了普通的韵外还可以压发音效果类似的韵;其三是语序不能随意颠倒,尤其不能串行翻译,使歌词的词序发生混乱。这三个方面实际上对歌词翻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文学翻译中颇具挑战性的一类文体。我希望“十年”翻译的经验能够对以后的流行歌曲翻译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