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1
《李尔王》
King Lear
威廉 • 莎士比亚
William Shakespeare
1608
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讲述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李尔王伤心地死在她身旁。
作为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将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更清晰、更透彻的表达出来,同时更关注人性、道德和哲理的思辨。
NO.32
《源氏物语》
The Tale of Genji
紫式部
Murasaki Shikibu
1021年之前
《源氏物语》以日本平安王朝全盛时期为背景,描写主人公源氏的生活经历和爱情故事,全书共54回,近百万字。包含四代天皇,历70余年,涉及400多位人物。
反映了平安时代的文化生活和社会背景,在贯彻写实的美学思想的同时,也创造了日本式浪漫的「物哀(もののあわれ)」思想。
NO.33
《少年维特之烦恼》
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
歌德
Goethe
1744
小说描写少年维特爱上姑娘绿蒂,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
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NO.34
《审判》
The Trial
弗兰兹 • 卡夫卡
Franz Kafka
1925
小说叙述主人公约瑟夫·K在30岁生日那天突然被捕,他自知无罪,找律师申诉,极力加以证明,然而一切努力均属徒劳,没有任何人能证明他无罪。
法院是藏污纳垢的肮脏地方,整个社会如同一张无形的法网笼罩着他,最后被杀死在采石场,这就是官僚制度下司法机构对他的「审判」。
NO.35
《追忆似水年华》
In Search of Lost time
马塞尔 • 普鲁斯特
Marcel Proust
1913-1927
全书以「我」为主体,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描写,又是自我追求和认识的心路历程,包含大量感想议论。
誉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的长篇巨著,以其出色的心灵追索描写、宏大的结人物刻画以及构、细腻的卓越的意识流技巧而风靡世界。
NO.36
《呼啸山庄》
Wuthering Heights
艾米莉 • 勃朗特
Emily Bronte
1847
19世纪英国文学代表作之一。描写吉卜赛弃儿希斯克利夫被山庄主人收养后,因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回来后对与女友凯瑟琳结婚的地主林顿报复的故事。
全篇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体现了一种凄厉、恐怖、残酷、神秘的不寻常的美学风格。
NO.37
《看不见的人》
Invisible Man
拉尔夫 • 埃里森
Ralph Ellison
1952
长篇小说讲述一位黑人青年在白人主导的社会里,饱受种族歧视,不断寻找民族文化和自我身份的过程。
小说1952年出版后,在美国文学界和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1953年相继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芝加哥保卫者」 奖,并被认为是经典的著作。
NO.38
《白鲸》
Moby-Dick
梅尔维尔
Herman Melville
1851
海洋题材的长篇小说,描写了亚哈船长为了追逐并杀死白鲸莫比·迪克,最终与白鲸同归于尽的故事。
故事营造了一种让人置身海上航行、随时遭遇各种危险甚至是死亡的氛围,是作者的代表作。
NO.39
《凝望上帝》
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
佐拉 • 尼尔 • 赫斯顿
Zora Neale Hurston
1937
作品「凝望上帝」讲述美丽活泼,充满热情而又敢于和种族歧视作斗争的黑人姑娘简妮的故事。
描述简妮离开家乡,投奔外界的刻骨铭心的爱情和信仰经历。穿插对于1920年代美国南方农村种族主义作斗争的故事,体现了追求自由、爱情和理想的勇气和热情。
NO.40
《到灯塔去》
To the Lighthouse
弗吉尼亚 • 伍尔芙
Virginia Woolf
1927
准自传体意识流小说,以「到灯塔去」为中心线索,写了拉姆齐一家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战前后的生活经历。把握住人们对理性与感性的困惑,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
《到灯塔去》这部小说包含了生活中的许多矛盾、对立和不和谐, 小说人物自身性格中的矛盾对立也被刻画得入木三分。
NO.41
《阿Q正传》
The True Story of Ah Q
鲁迅
Lu Xun
1921-1922
小说共分九章,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姓名都被人遗忘的故事。
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
NO.42
《爱丽丝梦游仙境》
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
刘易斯 •卡罗尔
Lewis Carroll
1865
《爱丽丝梦游仙境》讲述英国小女孩爱丽丝,为了追逐一只揣着怀表、会说话的兔子而不慎掉入了兔子洞,从而进入了一个神奇的国度,并经历了一系列奇幻冒险的故事。
这是十九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荒诞小说之一。
NO.43
《安娜 • 卡列尼娜》
Anna Karenina
列夫 • 托尔斯泰
Leo Tolstoy
1873-1877
作品讲述贵族妇女安娜追求爱情幸福,却在卡列宁的虚伪、渥伦斯基的冷漠和自私面前碰得头破血流,最终落得卧轨自杀、陈尸车站的下场。
庄园主列文反对土地私有制,抵制资本主义制度,同情贫苦农民,却又无法摆脱贵族习气而陷入无法解脱的矛盾之中。是新旧交替时期紧张惶恐的俄国社会的写照。
NO.44
《黑暗之心》
Heart of Darkness
约瑟夫 • 康拉德
Joseph Conrad
1899
《黑暗的心》记录船长马洛的非洲经历,以及白人殖民者的故事——一个矢志将「文明进步」带到非洲的理想主义者,后来堕落成贪婪的殖民者的经过。
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小说,作品中对人类文明以及人性这一主题,作了深刻的思考。
NO.45
《达洛维夫人》
Mrs Dalloway
弗吉尼亚 • 伍尔芙
Virginia Woolf
1925
长篇意识流小说,描述主人公克达洛维一天生活和意识流动的轨迹,展示英国上流社会生活状况,超越具体个人,探讨有关人类命运和人生意义等更为广泛的问题。
小说这些不同的抽象程式放到生命历程的九个阶段去加以考察,试图由此获得对人生的总体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