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从《张若虚诗之结构分析》 到《中国诗语言研究》
2018-08-02 09:10:54    etogether.net    网络    



他吸收了拉康关于“真实、想象与象征”三领域说所体现的三分法,将“三元论”第一次正式表述在他出版于1977年的专著《中国诗语言研究》的前言中,作为他整部著作理论分析的思想基础。这可以说是他从与拉康数年的对话中收获最丰的地方:他看出拉康的三 领域说与中国古代道家宇宙论思想在精神上存在着暗合之处,对道家宇宙观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经过自己的消化,将道家宇宙观提炼为精辟 的“三元论”,以此作为自己从事研究、创作的思想基础,甚至指导自己 人生的坐标,孜孜不倦地向着中西文化第三元、人生第三元探寻。


在中国古诗研究论著中,特别是国内学者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研究论著中,还没有如程抱一《中国诗语言研究》这样特殊的研究专著。谓其特殊,主要就其研究的方法而言。程抱一在论述中运用西方符号学的众多概念、在论述中插入多个形式多变的图表的做法在二十世纪七 十年代的中国学界是极为罕见的。当时国内学界对西方盛行的符号学理论尚十分陌生,十年文革浩劫刚过,国内学者跟外界进行接触才刚恢复,正常的学术交流和活动也稀少得可怜。在这种情况下,让中国学者运用西方符号学理论研究唐诗语言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程抱一自1948年年底赴法求学,到1977年始终居于法国,处于当时席卷法国的学术潮流---符号学的浪潮之中,免于受到国内文革浩劫的冲击,终于能在清寒而宁静的书斋里苦心经营数十载之后,凝成这一学术成果。 程抱一的这部著作,就其在出版的年代迥异于中国学界学者对中国古诗的传统研究方法和风格这一方面来说,以其独创性具有重大意义。


这部《中国诗语言研究》对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突出贡献主要在于其新颖性和独创性。首先是研究方法的新颖和独特,程抱一将结构主义和符号分析学的方法运用于唐诗研究,为中国古诗研究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程抱一分析以唐诗为代表的中国诗语言结构,既理出了中国诗语言的表层结构,又挖掘出了中国诗语言的深层结构。他借用西方流行的图解法来揭示中国律诗中的时空发展线索,无疑是对中国古诗解读的一种创新,不仅让西方读者接近诗中的内容,也帮助中国现代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去领会中国古典诗歌的精华和魅力。他成功地运用结构主义方法分析了中国诗语言结构,从新的角度提供了崭新的阐释,不仅受到了西方读者的長迎,也为国内学者提供了研究中国 诗语言结构的新视角,开拓了新的研究天地。


其次,程抱一《中国诗语言研究》给予人们最大、也最有意义的启示,恐怕在于它有力地向人们表明了学术研究的开放性。在学术领域, 对某一专题的研究不一定局限于某种方法、某种模式,也不一定局限于 某个结论,研究方法和结论都是开放的。犹如罗兰•巴特所说的“作者死了”,在人文学科课题研究中,也没有固定或既定的研究方法和结论,每个研究者都可以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对同一课题进行个性化、多样化的发挥,对同一文本进行多种解读。程抱一向人们表明了他可以 以这种方式来解读唐诗,人们可以不同意、不赞成他的这种解读方法, 但它自。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这个观点在今天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论点,但程抱一以自己的研究向人们表明这一点的时候,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中国诗语言研究》对中外读者的最大贡献,恐怕正在于此。




[上一页][1] [2] [3]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荷马史诗简介
下一篇:水火与生死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