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中国诗语言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2018-07-30 08:40:59    etogether.net    网络    



程抱一运用这种方法研究中国诗语言,既表现出了独特性,又存在 一定的局限性。这主要表现在他对中国诗的文字载体——汉字结构的 解析以及诗句意义的具体阐释上。程抱一将每个汉字的表面形象视为 一种固定的结构,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个汉字的“象形性”,从汉字的形 象看其所蕴涵的意义。比如他对王维《辛夷坞》诗句“木末芙蓉花”中 的用字进行了如下分析:


按顺序读这五个汉字,任何懂汉语的读者的脑海里会出现一棵树开花的连续过程:“木”象形一棵光秃秃的树,“末”象形树枝的末梢,“芙”象形树枝末端冒出的一个芽,“蓉”象形发芽,“花” 象形一朵盛开的花.....


如果说程抱一在这里对“木”和“末”这两个汉字的形象联想还有所依据的话——“木”是象形字,而“末”则是一个会意字,对于“芙”、“蓉”、“花”等三字所作的形象联想,对于一般的中国读者来说,是比较陌生的——这三个字都是形声字。程抱一进而认为,这五个表意文字的排列展现了此行诗潜藏的内在含义,即人的精神与树相融合,人见证了树的变化过程:第三个汉字“芙”字含有“夫”,即 “人”,也就是说,从第三个汉字开始,出现了人的存在,而前面两个汉字都只表现树;第四个汉字“蓉”字含有“容”,即人的面容,含有 “口”,即人的说话;最后的汉字“花”含有“化”,“化”即变形,暗指参与普遍性变形的人。由此,程抱一认为,诗人无需借助于更多的注释,以这种十分“经济”的方法,以一连串连续的步骤,向读者生动地展现了一次奥妙的生命经历。


再比如,刘长卿的一句诗“芳草闭闲门”,程抱一以同样的方法进行分析:

首两个汉字“芳”和“草”均为“草”部,表明了自然界的茂盛状态;随后的三个汉字“闭”、“闲”和“门”都为“门”部,三字的排列表现了 一幅逐层剥离的画面,最后的“门”字象征着隐士精神的纯净。

程抱一认为,这句诗描写了一个逐层剥离、逐渐净化的过程,在深 层次上则表明了要成为真正的圣贤,必须首先从外部世界的所有诱惑中解放出来的道理。


又如杜甫的一联诗“雷霆空霹雳,云(雲)雨竟虚无”,程抱一认为这联诗通过所用汉字的特殊形象,创造出了惊人的视觉效果。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水火与生死
下一篇:《奥义书》对《凤凰涅樂》和《荒原》的影响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