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中国诗语言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2018-07-30 08:40:59    etogether.net    网络    



程抱一运用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方法分析研究中国诗与法国结构主义符号学大师罗兰•巴特的鼓励和推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罗兰•巴特正专注于对声音、书写和影像的研究。他在1970年写道,西方的字“吸纳人泛现之境,象形之界,呈现出对具象化身的偏嗜”,它一方面“‘驾控’语言”,另一方面又“不羁束想象,使之广漠如宇宙”,“字之灵赋予字生命”,把字看成有灵性、有生命之物。他认为字构成字母系统,字母系统是“ 一意指链,一组合段,身处意义 之外,然而居于符号之中”。对于这个居于符号之中的字母系统,罗兰•巴特在1971年的《艾骀,或以字的样式》一文中,充分解释和发挥了美术图案设计者、时装素描画家艾骀所创造的“女性符号”——以字母表现的女人体:将时常代表着绞架、十字架或刑具的T变成一个身体裸露、头覆薄纱的仙女;N有着横斜的纱幔;Z身体后仰;K身体断续而散逸;L是连接(lien),是缠绕(liane) ;D是月亮女神狄安娜(Diane),在

夜间出来,清冷而乐声汩汩……罗兰_巴特说,艾骀的字“每一样都是 其自身的本质,又是象征冒险的出发点,读者或观众须让冒险行动自身演展出来”①。此文虽然是在阐释艾骀所创造的女人体字母,却也十分 典型地显示了罗兰•巴特对于书写符号的研究兴趣和研究视角。作为 程抱一硕士论文的答辩委员之一,罗兰•巴特对程抱一的论文《张若 虚诗之结构分析》深为欣赏,特别是对结构主义理论在分析唐诗《春江花月夜》中的成功运用感到十分惊喜。1973年,瑟伊出版社出版了罗 兰•巴特的《文之悦》Plaisir du texte);就在同一年,瑟伊出版社与程抱一签约,让程抱一用结构主义的方法对唐诗进行系统研究。这就是出版于1977年的《中国诗语言研究》。程抱一在《中国诗语言研究》中所用的分析方法的精神与罗兰•巴特当时的研究视角是一致的,表明程抱一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受到了以罗兰•巴特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者所常用的结构主义符号学分析方法的影响。


在出版于2002年的《对话-----一种对法语的激情》一书中,程抱一谈到,他所创作的法语诗,是出自中西两种诗学传统的“共生体”。他说,他对语词的声音和可塑性具有特殊的敏感,有着将一大堆法语词生动化为表意文字的倾向。这里程抱一所说的“表意文字”当然不是指法语词的书写符号的特征,因为它们构成的是一个发音体系,而是指某些字母的书写对程抱一来说具有独特意义:如A对他来说意味着“人”,E对他意味着“梯子”(échelle),H意味着“高度”(hauteur),M意味着“房子”(maison),O意味着“眼睛” (oeil),S意味“蛇”(serpent),T意味着“屋顶”(toit),V意味着“山谷”(vallée), Z意味着“斑马”(zébrure),等等。他所创作的许多诗都描写了某个法语词赋予他的这种灵感。如他写《树》(Arbre)这首诗,他首先是这样解析这个法语词的:从发音和书写的角度,首先上升起来(-AR),然后在高处平坦(-B,以两个圆圈相平衡),随后产生了为人遮阳的树荫 (BRE)。这种方法成为他学习、掌握并熟练运用法语的一个绝妙窍门,而这种方法,与罗兰巴特的文化符号学有着直接的关联。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水火与生死
下一篇:《奥义书》对《凤凰涅樂》和《荒原》的影响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