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类型的划分有三种不同的方法,即“形式分类法”、“方向分类法”和“任务分类法”三种。
口译按其操作形式可以分为交替口译、接续口译、同声传译、耳语口译、视阅口译、手语口译等六种:
1. 交替口译(alternating interpretation)
交替口译是指译员同时以两种语言为操不同语言的交际双方进行轮回交替式口译。这种穿梭于双语之间的口译是最常见的一种口译形式。交替口译的场合很广,可以是一般的非事务性的交谈,可以是正式的政府首脑会谈,也可以是记者招待会。这种交谈式的传译要求译员不停地转换语码,在交谈双方或多方之间频繁穿梭,来回传递语段简短的信息。
2. 接续口译(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接续口译,又称连续传译或交传,是一种为演讲者以句子或段落为单位传递信息的单向口译方式。接续口译用于多种场合,如演讲、祝词、授课、高级会议、新闻发布会等。演讲者因种种原因需要完整地表达信息,所以他们往往作连贯发言。这种情况需要译员以一段接一段的方式,在讲话者的自然停顿间隙,将信息一组接一组地传译给听众。
3.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
同声传译,又称同步口译或同传,是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演讲的情况下,不停顿地将其讲话内容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因为译员的口译与讲话者的发言几乎同步进行,所以这种口译也被称之为同步口译。同声传译的最大优点在于效率高,可保证讲话者作连贯发言,不影响、不中断讲话者的思路,有利于听众对发言全文的通篇理解。同声传译被认为是最有效率的口译形式,是国际会议最基本的口译手段。同声传译有时也用于学术报告、授课讲座等场合。
4. 耳语口译(whispering interpretation)
耳语口译顾名思义是一种将一方的讲话内容用耳语的方式轻轻地传译给另一方的口译手段。耳语口译与同声传译一样,属于不停顿的连贯性口译活动。所不同的是,同声传译的听众往往是群体,如国际会议的与会者等,而耳语口译的听众则是个人,其对象往往是接见外宾、参加会晤的国家元首或高级政府官员。
5. 视阅口译(sight interpretation)
视阅口译(通常叫做“视译”)是以阅读的方式接收来源语信息、以口头方式传出信息的口译方式。视译的内容通常是一篇事先准备好的讲稿或文件。除非情况紧急,或出于暂时保密的缘故,译员一般可以在临场前几分钟(甚至更长的一段时间)得到讲稿或文件,因而译员可以将所需口译的文稿快速浏览,做一些必要的文字准备。与同声传译和耳语口译一样,视阅口译同属不间断的连贯式口译活动。
6. 手语口译(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
手语口译,又被称之为“视觉语言口译”(visual language interpretation),是一种在聋哑人和非聋哑人之间构筑交际桥梁的一种现场翻译形式,译员必须同时具备有声表达和打手势表达的交流能力。
口译按其传译方向,可呈单向口译,即全程将A语译入B语,或将B语译入A语;也可呈双向口译,即将A语和B语来回译入和译出:
单向口译(one-way interpretation)
单向口译是指口译的来源语和目标语固定不变的口译,译员通常只需将某一种语言口译成另一种语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