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新闻

搜索 导航
学术界和企业界助力5G+媒体研究与应用
2019-11-22 15:03:24    译聚网    中华教育网    



  喻国明(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对于社会发展而言,5G是变革性基础技术;机器生产新闻将产生大量数据,成为内容生产的重要方面;内容生产者的角色将面临深刻的改变,媒体不再是直接生产内容的主体,而是利用多维度的丰富资讯资源,通过一定的“游戏规则”,进行创新数据的挖掘处理,进而开创新媒体产品生产模式。


  因此,“万物互联”后,谁能善用数据、挖掘数据,对用户需求就将有更清晰的洞察。尽量占有数据,将是传播机构占领全新高地的重要目标。


  崔保国(清华大学媒介经营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传媒产业将汇入数字经济的主流,并在其中寻找发展契机。


  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传媒产业总规模达20959.5亿元,是世界传媒业总量的七分之一。全球数字经济规模预计在2025年达到23万亿美元。5G在媒体中的应用,将体现在增强移动媒体、沉浸式媒体、直播媒体、家庭宽带和电视、车载媒体以及广告媒体中。


  5G技术将改变媒体的业态,体现在全程感知、全员参与及全息采集上。目前看来,短视频将继续成为大“风口”。


  李岭涛(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我们应对技术的逻辑有两种,第一种是在后面追赶前沿技术,第二种就是走在前端,不断寻求创新变革。我们认为,第一种逻辑追技术的成本比较高,效果比较差。所以,对于5G的应用应该采取第二种逻辑,而最适合应用于5G时代的传播技术是超高清,在超高清能够表现的媒体产品中,最适合的应该是体育内容。


  国内首次5G+8K+5.1环绕声进行赛事直播等先进实践,正是应用综合集成的技术手段,给体育传播带来的效益主要体现在拓展了比赛现场内涵和外延,满足了观众要求陪伴性、沉浸性的需求,增加了体育传播的科技含量,为体育运动直接参与经济建设提供了抓手。


  阳小涛(科睿唯安德温特与标准事业部中国业务总经理):5G相关主题的科技文献,2009年左右大概是两位数的产出,到2018年、2019年达到四五千篇,整个十年负荷增长率达到52.9%。前10个产出文献最多国家的论文产出占全球的93%,其中中国科技文献在全球论文产出中占据领跑的地位。


  在5G研究文献产出最多的前10个机构中,中国高校、中国学术机构的产出表现也不俗,包括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在5G基础研究方面发表了大量的研究论文。而在企业方面,以诺基亚、华为和爱立信为代表的企业,他们在基础研究论文方面的贡献也不容小觑。




[1] [2] [3]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多功能云语言服务平台采购项目公开招标公告
下一篇:VR学英语,京东5G应用校园分赛让学习不再枯燥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新闻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