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外交口译的场合了解
2017-05-03 16:10:43    etogether.net    网络    

 

20世纪90年代前期就有过三次祝洒词风波,尚时,中方领导人与出访国领导人的会谈或谈判都或成功或顺利,但是对方在祝洒词中却加人了涉及中国内政的言语,或无端指责或妄评中国的人权状况,或把台湾与亚洲其他几小龙并称为“新型工业国家”。在发现祝酒词讲稿的问题后,中方都是坚持原则,当即为此进行紧急交涉,直到对方同意取消不妥之词。由此可见,重要的外交礼仪场合的讲话不仅仅是礼仪性的。
 
还有在高层访问的正式会谈结束后,双方领导人要会见记者,其目的是通过记者的报道向本同和其他关注会谈的国家报告会谈的情况和结果。他们时常还要回答记者的提问。虽然对提问有一定的预案,但是译员还是要特别注意听淸记者的问题,并随时准备译好领导人的即席回答。
 
除了游览到访国的名胜古迹外,参观是领导人了解到访国各方面发展成就和文化传统的机会,在正式访问和友好访问行程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胡锦涛主席访美期间参观了微软总部和埃弗莱特波音飞机组装;温家宝总理访美期间参观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和美国通用公司;而奥巴马总统访华期间参观了长城和故宮;布什总统则是体验了山地骑车。无需多言,这些参观游览内容本身就说明了场合特点及译员需要准备的口译内容,即既要熟悉参观游览点的情况,还要准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词汇,或历史,文化、传统知识及词汇。同时,译员也要有心理准备,如果条件不允许,口译可能需要完全依靠脑记。当然,对于这些非正式场合,比起正式会谈、礼仪场合,演讲等,译员有时可以译得更灵活一些。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外交口译例文 -- 中国与阿拉伯世界
下一篇:词语的联想意义在外宣翻译中的应用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