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宣言语言精练,语气庄重,叙事明确,论证严密,而且推理富有逻辑。外交宣言的翻译在标题译法、时态的选择、措辞的把握以及长难句译法方面,类似于外交公报与外交声明的翻译。在此重点介绍外交宣言、声明、公报等外交文书翻译中的几个共同问题,即“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的译法、汉语四字格的使用以及小标题的译法。
1.外交宣言、声明等外交文书中“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的翻译技巧
翻译外交宣言、声明等外交文书时,常常碰到“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的翻译问题。那么,各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该如何翻译呢?请看表格:
表格中宣言的落款部分有11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国籍、具体职务及亲笔签字。有两点值得注意:
(1)英汉表达习惯不同:英语的表达顺序是“姓名+职务+国籍”;而汉语正好相反,其顺序是“国籍+职务+姓名”。其实,这一差别仅仅体现在外交文书的落款部分。在英文外交文书的正文部分,这两种表达顺序都在使用,例如:
Chinese Premier Wen Jiabao paid an official visit to the United States December 7-10 at the invitation of U. S. President George W. Bush. The first U.S. visit paid by one of the new top Chinese leaders, Wen's trip represents an event of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in Sino-U. S. relations in 2003.
12月7日至10日,温家宝总理应美国总统布什的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首次访美,也是2003年中美关系中一件影 响深远的大事。
翻译分析:在这一译例中,英、汉语对“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表达顺序大致相同,即“国籍+职务+姓名”。当然,汉语还有“姓名+职务”的表达习惯,如,“温家宝总理”、“布什总统”。
Following the invitation of Romano Prodi, President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Premier Wen Jiabao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paid an official visit to the Headquarters of the European Union on May 6,2004.
应欧盟委员会主席罗马诺•普罗迪的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4年5月6日对欧盟总部进行了正式访问。
翻译分析:在以上实例中,英文对“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表达顺序分别是姓名+职务+国籍/组织”与“职务+姓名+国籍”,而中文则一律采用“国籍+职务+姓名”的表达顺序。
上一篇:外交白皮书翻译分析
下一篇:外交口译例文 -- 中欧关系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