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法律翻译工作者所应具备的素质
2023-10-16 09:31:39    etogether.net    网络    

2. 掌握完备的法律知识

译者从事法律翻译工作时,经常遇到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件,包括不同法系、不同国家和跨国机构的法律文件。平时应注重积累法学专业知识并多多研读有关法律文件、多留意国际政治经济新闻。了解国际间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协定、世贸组织关于成员国市场的协定、国际主要机构的全名和简称等等,将给法律翻译工作带来很大便利。

一个成功的法律翻译工作者必须是双语语言学家的同时,还必须具备充足的法律知识,两者缺一不可。法律翻译工作者所翻译出来的作品首先必须是规范的法律作品。因此,法律翻译对译者的法律功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 具有求真务实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

由于法律在调整社会关系中的基础作用,因此,法律翻译的一字一句对于当事人乃至法律文本的读者而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而法律文件翻译是法律语言的转换,要做到译入语准确无误地表达原语的真正含义,无论在用词上及句子结构上都必须做到“忠实准确”,由此也就对翻译工作者的态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严谨、准确,这便是法律翻译所应追求的至上目标。在法律翻译史上,因误译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时有发生。下面试举一例说明严谨翻译的重要性。

进行法律文件的中译英时,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词语:“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依照国家有关税收的规定”、“依照国家外汇管理规定”等等中的“国家有关规定”,如按字面含义译成relevant state provisions 或relevant provisions of the state 显然不正

确,这样没有把深层含义译出。按照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的定义,provision[C]意为condition or stipulation in a legal document,比如:“根据协议的规定”可译成 under the provisions of the agreement。把“国家有关规定”译成relevant state provisions,把国家与法律文件(a legal document)等同起来显然不妥。那么,“国家有关规定”应怎么理解才能使译文符合原文的含义?首先,我们应清楚,“国家法规”应包括两大部分,即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的法律(laws)和由国务院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发布的行政法规(regulations)。故“国家有关规定”一般应理解为“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译成the provisions of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issued by the state。


因此,法律翻译需要的是字斟句酌,高度负责,反复推敲。切勿随意化繁为简,主观妄断。一时地贪图方便而舍弃了严谨态度,极易使自己的译文背离原意,从而严重影响翻译质量。译者在翻译法律文件时,不管是立法文本,经贸合同,诉讼文书还是公证书,都应以严谨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来对待这份重要的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经济类文章翻译例文——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下一篇:法律翻译的方法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