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旅游现场导译介绍
2017-07-11 14:43:25    etogether.net    网络    


现场导译指的是在某游览点或参观点进行观赏活动过程中所做的讲解服务。“这里的游览点和参观点,用术语说,属于狭义的旅游吸引物,即有形的旅游资源。它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具体地说,指各地对旅游者开放的风光名胜、文物古迹以及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生活情况的有关企业、乡村居民区等”。现场导译服务分为游览、参观、娱乐与体育等若干部分。为突出重点,我们仅对游览和参观两部分作一阐述。这两部分的有关知识、中外文词汇、特别表达法等都是导游翻译的业务范围。

1. 游览点导译。游览点导译可细分为自然风光导译和人文景观导译。
⑴自然风光导译。
•自然风光的概念。自然风光属于自然旅游资源,而自然旅游资源是“千百年来自然地理砰境的演变之中形成的具有旅游功能的事物和因素”,它们本身又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可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三大类。 从通俗角度讲,这些自然风光指山川形胜、奇特洞穴、原始 森林、岛屿沙滩、江河湖海、瀑布名泉、盆地草原、现代冰 川、古树名木、野生动物,等等。例如,长江三峡、桂林山 水、瑶林仙境、杭州西湖、云南石林、云南虎跳峡、黄果树瀑布等。
•自然风光导译的基本内容。自然风光以自然属性为其基本特征,是旅游者获得自然美享受的主要景观。把握住自然风光美的特征是搞好这类导译工作的基本特征。自然风光美的特征包括形态特征和内涵特征,这也构成了自然风光导译的基本内容。首先,这里的形态特征指的是山水风光所特有的形态和态势。作为基本功(其 实是要求很高的“基本功”),导游翻译应关注、研究有关描写山的雄伟或秀丽,水的浩瀚或婉蜒,草原的辽阔或葱绿, 峡谷的幽静或翠绿,石林的奇异和奇特等中英文文本,运用相关翻译理论(如功能派理论),有选择地试译一些景点的导游词,或将解说词改写成适合某一特定国旅游者的导游词。比如可以选择引起人们对某一物体想象的象形型景观,像桂林的象鼻山、巫峡的神女峰;象声型景观,如四川的滴声似琴的琴泉,敦煌的“沙岭晴鸣”的鸣沙山,以及具有山水一般特征的能直接给旅游者以美感的通常型景 观。古人云:“工夫在诗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对一个成功的导译员非常适用。要译好并导好上述两种类型的景观,往往需要导译员通过想象和回味方能获得其中 特有的情趣和美感。导译员应充分利用自己工作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不断地翻译、导游尝试,不断向外国旅游者请教,来不断地调整、修改自己的导游文本。
其次,山水风光的内涵特征,除包括山水形成的地质地理条件之外,还蕴藏在景观之中的神话、民间传说以及各景观之间的联系。例如,由于石灰岩地形发育、地下水潜蚀、地壳变动,最后形成典塱的喀斯将地貌的桂林山水。又如,与各种民间、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的杭州虎路、龙井、飞来峰、西湖的形成以及各有关景点。此外,山水风光之间的不同景观,以及某一景点同整个景区,也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此,发掘和把握山水风光的内涵特征与外部联系,不仅能丰富导译内容,也能为提髙外国旅游者的 游兴,平添隹趣。有关这部分,要引起导译员将别重视的是:根据笔者的直接和间接的经验体会,有不少神话或民间传说不见得能引起外国旅游者(主要指欧美旅游者)的兴趣,有的甚至反而造成他们不想缩短的“文化距离” (cultural distance)。说得通俗点,他们可能对此反感,可能斥之为“迷信”、“落后”、“糟粕”、“不科学”等。然而,有些方言导游讲给旅游者听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经加工改造,很适合欧美旅游者的口味。这又是翻译和跨文化研究应该予以特别关注的、新的领域。


[1] [2] [3]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上一篇:发债财务代理协议的翻译
下一篇:英文合同保密条款的翻译及起草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