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翻译理论

搜索 导航
超值满减
中医典籍中假借字辨析
2024-09-26 09:19:03    etogether.net    网络    


假借字在中医典籍中俯拾即是,如“高梁之变,足生大丁”(语见《素问》八个字中,就有三个假借字:“高”为“膏”(肥肉fat meat),“梁”为“粱”(细粮flour and rice).“丁”为“疔”(疔疮furuncle and sore)之假借。一般来说,假借字之间没有字义联系,只是发音相同或相近而已。因此,如果不能正确地识别假借字,误译几乎不可避免。以下各例中加着重号的字均为假借字,括号内的字是我们附加的通用字。

① 而切事少,有(又)不编次。(《甲乙经》

② 或脱简不书,而云世阙(缺).(《千金方》)

⑤ 此为荣(营)弱卫强。(《伤寒论》

④ 或致暴脱,仍(乃)为霍乱。(《诸家得失策》)

⑤ 其藏(脏)之坚脆,府(腑)之大小。(《灵枢▪经水篇》)

⑥ 滞固(痼)绝振起之望。(《脉经》)

从以上各例可以看出,对假借字的辨析必须紧扣上下文的理解来进行。这就要求译者不但要谙于医理,而且要精于医古文文法。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玉版论要篇/Methods of Palpation for Measuring and Distinguishing the Disease Recorded on the Jade Tablet
下一篇:中医典籍翻译中异体字的辨析

微信公众号搜索“译员”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推送翻译理论和技巧,外语学习及翻译招聘信息。

  相关理论文章






PC版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