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如上图显示,验证完成,消息框中提示出现1个错误:“已添加标记对”,1个警告:“此句段中的标记顺序已被更改”,9个说明:“标记对前接附加空格”。
QA工具在检查标点符号、数字、不一致翻译、漏译和空翻译、英文单词拼写等方面,对提高翻译质量做出了很大贡献。鉴于翻译技术工具是遵循一定规定、规则,用代码编写出来的,在通篇检查译文时,能节省翻译或审校人员不少时间和精力。
二、局限
必须看到,QA工具功能有限,且各有侧重,主要问题是QA工具对错误的理解是基于写入程序的代码和规则,而非人工思考判断的结果,因此极容易出现误判;此外,由于术语库支持、文件格式限制等客观因素,也会降低QA工具的执行效果,如下列出了一些常见问题:
(1) 智能低:QA工具检测不出语义理解错误、风格不一致或语气对错;对同一词语因语境需要译成不同意思的情况,极易误判。
(2) 格式/资源受限:QA工具支持的多数格式都有限制,格式转化可能造成格式改变,由此会加大工作量;检测术语一致性时,受到现有术语库限制。
(3) 成本高:多数定制QA工具成本高,给公司造成经济压力。
三、总结
作为CAT的辅助工具,QA能帮助译员节省时间,提高翻译效率。但鉴于目前QA工具还存在智能程度低、格式/资源受限、定制成本高等短期内不可避免的问题,译员、审校仍须译文质量负全部责任,通过提高自身语言水平,深化专业知识、扩大知识面提高翻译质量。一般认为,“译员自校+审校+QA工具”的模式能最大程度确保翻译质量,是目前多数语言服务供应商的做法。
应该看到,翻译QA技术可融入译前、译中和译后各环节,各环节具体活动均可利用技术手段提升效率。在提升翻译质量这个永恒话题上,零缺陷是理想化的,是永远只能作为目标而不能到达的,有时客户基于市场压力和竞争等考虑,往往优先考虑进度。因此,如何定位QA角色,如何平衡进度、质量、成本之间
的关系,就成为QA的核心关键。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