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文章 > 笔译技术 > 正文

字幕翻译面临的主要问题

发布时间: 2022-11-22 09:21:53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无论是官方译制系统还是民间网络字幕组都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影视作品的翻译、发布时间较为滞后,不能很好满足观众对新...


国内影视字幕翻译分属官方和民间两大阵营,但无论是官方译制系统还是民间网络字幕组都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如影视作品的翻译、发布时间较为滞后,不能很好满足观众对新作品的及时性观赏需求;译制过程中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和地点上不能很好协作;CAT技术严重欠缺及使用意识和能力不强等。


(一)时间问题

时间问题集中表现为时间不足和时间不协调,官方或民间都存在时间滞后问题。以央视为代表的官方译制系统在美剧翻译上存在“三宗罪”:时间总慢一步;翻译总有错误;配音总不合适。(胡凌竹,2007:102-103)之所以翻译过的影视作品上映时间总比观众期待“慢半拍”,原因有二:

一是选取标准严苛。我国官方总习惯于引进获“金球奖”等奖项的作品,但问题是很多获奖的影视作品在获奖前可能已经在影片制作国热播了,等我国官方引进时,这些作品早已可在国内网络上免费下载了。如2005年央视引进《人人都爱雷蒙德》(Everybody loves Raymond)时,该剧已在美国播出九年之久。

二是审批程序繁琐。央视引进影视作品前先让片商提供试看带,然后由翻译、专家和编导组成的团队进行严格试看并给出意见,最后才会决定是否引进。这一过程至少需要两个月。

而网络字幕翻译组成员多为分散在各地的兼职大学生,因为其工作时间很难统一,被网民戏称为“临时工”。对某字幕组小范围调查数据显示,字幕组不但人员组成复杂,且工作时间差异较大。在李翔宇(2014:14)调查的十名字幕译员中,有六位来自三所院校,另外四位来自“人人翻译”字幕组;他们的工作时间分布在08:00-12:00、14:00-18:00及20:00以后这三个时间段,要实现同步翻译和制作、即时沟通和协调几乎不可能。这样,任务完成时间相对滞后、字幕组工作效率不高就不难想见了。

字幕翻译领域存在着一种“潜规则”,即谁能在最短时间内上映作品,谁就能赢得更多的关注和市场。因此无论官方译制系统还是民间字幕组,都普遍存在为追求翻译速度和上映时间而牺牲必要技术支持或省略校对等的问题。因此,出现术语翻译不一致、审校环节草草进行甚至忽略、频频出现错误等也就在所难免了。


(二)协作问题

除时间问题,字幕组在成员分工协作上也存在问题,主要是因专业水平、时间、地点差异导致成员之间难以高效协同,多人协作造成影视作品整体语言风格不协调,术语等翻译不一致等,这是伊甸园(YDY)、风软(FR)、破烂熊(PLX)、人人影视(YY)等主要字幕组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目前,字幕组基本停留在落后的手工操作阶段——认领任务后,首先进行人工翻译,继而手工校对;而校对这一环节,有时可能为提高出片速度而省略。因此,整个字幕翻译团队的工作缺乏系统性,很难保持多人协作的质量。

字幕协作翻译中,人名、物名、地名、称呼等的统一是个难题。如美剧《欲望都市》中的Mr.Big先是译为“大人物”,后又译为“比格先生”、“彼格先生”等。由于译员分工不同,很多人物译名在前后多集中均不统一,类似案例不胜枚举。显然,人名、物名、地名、称呼等若不能统一,就会整体上影响作

品质量。


(三)技术问题

字幕翻译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缺少有效技术、工具支持,导致工作效率低下。随着翻译技术发展,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辅助性字幕翻译、制作工具,但由于这些软件缺少专业翻译软件必备的翻译记忆功能和术语管理功能,该软件的使用者仍要在紧张时间内进行高强度、重复性人工翻译工作,不仅没有节省“非生产”性时间,而且也无法保证译文一致性及术语统一性等。


除上述问题外,字幕翻译还面临其他一些问题,如多数影视公司对翻译了解和重视不够、外包环节过多、译员水平参差不齐、字幕组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本文不再赘述。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