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欧美许多企业在长期的本地化过程中已经积累出了许多有关如何进行多语言本地化运作与管理的最佳实践,而对于很多中国企业来说,一切可能才刚刚开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可能也是一种幸运,即我们大可以从别人的经验和教训上起步,而不必去重走许多弯路。因此,了解国外同行在这些方面的一些好的做法并善加学习,应成为很多中国企业借鉴的主要内容。当然,构建一套完整的运作与管理体系所需要的初始费用自然不菲,很多国内企业往往因看不到当下的直接效益而放弃这种努力,倾向于走一步看一步,或者宁可“土法炼钢”地自我摸索,一方面浪费了急起直追的宝贵时间,另一方面使得所有的努力始终停留在一种较低的层面,说到底这还是缺乏全球化的企业心态所导致的。对于大多数必须直面全球化挑战的企业来说,从长远的角度来看,构建其完整的管理体系,其所节省的成本和实际产生的收益都将是巨大的。
中国企业在进行产品多语言本地化时,可以从内外两个层面来不断加以提升。
1、企业内部构建相关的操作流程及管理系统
许多大的跨国企业都在实施“全球化信息管理”(GMS)的战略,旨在从企业运营的各个层面对信息的创作、使用及管理加以规范,中国企业亦可从中有所借鉴。
以目前的技术发展趋势来看,很多传统的本地化环节正在为新的技术手段所消弥,因此,应用新的技术标准和相应的管理方式,较之沿用传统的作业流程,实则可大幅削减本地化的相关成本。目前在本地化技术应用方面较为成功的公司,其本地化业务和操作复杂度均逐年递增,但其相应的本地化支出却并未有明显增加,即是得益于此。
中国企业在本地化运作与管理方面可以应用的第一个最佳实践,就是XML在技术写作中的应用。传统的技术写作工具如Word、FrameMaker等,虽则方便易用,但带给后续本地化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不同的工具和流程,在不同公司中应用而产生的差别是惊人的。而采用XML格式来进行技术文档的撰写,也就意味着整个后续的本地化流程都将遵循一种全新的技术标准。对于没有太多历史沉淀的中国企业来说,实施这种转变应相对要容易一些。
目前市面上不乏用于XML.创作的商用工具,但创作工具本身只是一个表象,真正的意义在于所创作出来的内容应有相应的内容管理系统(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来进行管理,只有两个方面的结合,才能真正发挥XML在企业内容领域内的优势:也就是一次创作,重复使用,由此而节省内容创作成本的同时,也为企业内容的有效管理提供了便利。
目前市面上可用于XML创作的主流工具都与主要的CMS系统之间拥有良好的接口,国外很多企业也都有成功的实践。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具备有所作为的基础条件,并可因此与国外同行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而真正用于本地化管理的系统,则是我们所称的CMS。GMS可以有效管理多语言的本地化工作,更为重要的是,主流的CMS系统和主要的CMS系统之间亦有良好的接口,从而能够实现从创作到本地化的一揽子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