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汉英叙事层次不尽相同,其中往往有主次之别。在双语转换中,这种层次的主次之分往往成了不分主次的并列式或适得其反(主层次与次层次对换)。这种层次转移多见于状语从句式分词结构。在英语中,从句或分词结构无疑是次层次,主句是主层次,比如:
(i) His remarks hit home when he said that we did not work hard enough.
(主句是主层次,从句是次层次)
译成汉语后,两个层次并列:
他说得很对,我们工作不够努力。
汉译英经常出现变原语的并列为译语的主从的情况:
(ii)训练班为期三周,星期六结业。(层次并列)
The training course lasted three weeks, ending on a Saturday.(主句是主层次,分词短语是次层次)
英语是并列式而汉语译句成了主、次层次的转换例证也很多,如:
(iii) Teach your child to hold his tongue; he'll learn fast enough to speak.(B.Franklin)(层次并列)
教你的孩子闭上嘴好了,反正他很快就会学会讲话。
(主层次→次层次)
双语转换中原语与译语句子层次主次互换的例子如:
(iv) I walked down the hill into town, ignoring the flashes of lightning all around me.
(主句为主层次,分词短语为次层次)
上句译成汉语后,次层次变成了主层次:
我顾不得雪鸣电闪,沿着山路向市区走去。
汉语表述层次的差异在更多的情况下仅仅产生于汉英表述顺序的惯用法。比如,汉语在叙述上一般遵循以下时空原则(不排除例外):
(a) PTS (the Principle of Temporal Sequence, 时间顺序原则):即先叙述发生在前的事,后叙述发生在后的事。如“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从语言表层看是同时,但行为逻辑仍是一先一后,因此在表述顺序上仍是先交代发生在前的事(交钱),后交代发生在后的事(交货)。上例(iv)中,先有“顾不得”,才可能“沿着……走去”。
(b) PSS(the Principle of Spacial Sequence,空间顺序原则): 即大范围的事物在前,小范围的事物在后,如“香港→沙田→第一城”。英语常与此相反。
凡是与以上时空原则相悖的外语叙述顺序,双语转换时都可能产生叙述层次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一般只导致形式程式意义的丧失;而无修辞立意的形式程式,一般说来,并没有什么值得转换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