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文章 > 笔译技术 > 正文

跨文化中的隐语结构的翻译

发布时间: 2018-08-27 09:20:41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从影视文化、宗教及饮食文化的角度出发,一旦语言与文化交融在一起,“译”则难尽其意,因为言辞有限,而文化的范畴又如此之广...



汉语中的“猫哭老鼠”和英语中的to shed crocodile tears都是假慈悲。“一箭双雕”与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乃是异曲同工。汉语接受了不少英语的这类比喻,有容乃大。汉语之所以能够容纳这些新的形象词语,其根本原因在于,外国文化和事物不断介绍到中国来,逐渐为中国人民所熟悉,这些新鲜词语也丰富了汉语的表达法。如西方的扑克牌在中国的流行使很多来源于此的形象说法为中国人所接受。an ace in the hole(手中有王牌),show one's card with someone/have a showdown with sb(与某人摊牌)。所以to put all the cards on the tahle对初通英语的中国人来说那 是“打开窗户说亮话”,再明白不过的了。但也要注意,不要不分场合地使英语说法带上特有的中国色彩,给洋人穿上“民袍马褂”。例如不可将英语熟语 In the country of the blind, the one-eye man is king, 译成中国的典故“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等等。


从影视文化、宗教及饮食文化的角度出发,一旦语言与文化交融在一起,“译”则难尽其意。因为言辞有限,而文化的范畴又如此之广泛,很难兼顾两者。如美国前总统里根在总统竞选中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蒙代尔进行电视辩论时,蒙代东就里根的对外政策进行质问,所用的一句话竟是快餐店老板的一句家喻户晓的广告词Where is the beef? 其意里“你外交政策的精萃之处在哪里?”引起听众开怀大笑,从此成为名言。蒙代尔为了迎合下层民众而使用通俗广告言语,效果不俗。问题是将Where is the beef?翻译成中文就让译家大伤脑筋,不知如何处置。


显然,比喻信息的编码常受时空的限制,即受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民族文化的影响而有所不同,各民族生存的环境和由来已久的社会意识必然给比喻增光添彩。中外的比喻就自然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语用差别。从跨文化的角度来说,比喻的民族件与文化的相对性有关,文化的相对性承认文化的多元性。此外,特定的文化有其固定的价值标准,不同的民族透过同一喻体的不同运用,可体现其价值观。随着社会发展,各国的交流渐频繁,地球显得越来越小,人们越来越感到需要彼此借鉴与接受,因而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说法和用语。如CDMA(2.5代手机通讯系统), Taoism (道),开放(kaifang)等。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泛指与特指
  • 下一篇:英语句子中比喻的翻译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