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文章 > 笔译技术 > 正文

变译的语言---思维机制

发布时间: 2018-05-02 08:39:14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变译的语言一思维机制包括宏观过程和微观过程,变译可能只表现为变通,也可能表现为变通+全译,在此只涉及变通的过程机制。



变译的语言一思维机制包括宏观过程和微观过程。变译可能只表现为变通,也可能表现为变通+全译。在此只涉及变通的过程机制。变译例子篇幅较大,在此不再例证。


1. 变译的宏观过程

变译的宏观过程是变译各个环节的时空关系,是变译的总过程或母过程,它还包括具体过程或子过程,见下图1。

1.jpg



由图可知,变译宏现过程包含从译语读者到译者、译者到变译、译者到原作、变译与原作、变译到变译作品、原作到变译作品等子过稈。变译与原作间呈现为多次反复关系,它们各自又自成系统,前者含有变通和翻译子系统,后者含有内容和形式子系统。变译的宏观过程是一个具体过程完结后,向与它有必然联系的下一个过程过渡,前后相继的连贯性过程。

1)读者制的译者的选择

译者和读者构成了二主体系统,是变译系统的子系统。译者的恰当决策,取决于他如何对待原作,也取决于他是否切实地知道另一个主体(译语读者)对原作信息的需求。如果主体超过两个, 譬如有时编辑参与变译过程,不少报刊刊登国外信息,责编常常变动译稿,变译因此变得复杂起来。


2)译者确定变通的手段

译者据读者的实际需求采取相应的变通手段。可见读者决定译者的选择,首先是决定其变通手段的选择。增减编述缩并改仿八种,选其一种或兼而用之,均由译者拿定。


3)手段构成变译的方法

八种变通手段构成了十二种变译方法,有的变译手段产生一种变译方法,如“减”产生“摘译”,“增”则产生“译写”、“译评”、“阐译”三种。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英语名词转换成汉语动词
  • 下一篇:日语名词的转译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