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原则”似乎是很多翻译人员遵循规则。而该文作者决定在2013年荷兰国家翻译大会(Nationaal Vertaalcongres)对该原则进行了测试,看看是否能保证翻译质量的实验。并在此把测试节果分享给大家,并从一些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第一,供给和需求的作用
早在1980年,当作者得到第一份翻译工作时,就意识到有一种叫“母语原则”moedertaalprincipe的规则,最好是把原文翻译成你的母语。为此雇用作者的机构也有不少是母语外国工作人员,把工作外包给兼职翻译也是找母语翻译人员。
而后来,作者遇到一些讲荷兰语的翻译人员确发现,他们中许多人从事互译。事实上,作者也听到一些大型机构的翻译部门负责人说,该部门没有用英语为母语的翻译人员,因为“他们的荷兰语不够好。”也就是说,翻译成英文的需求较多,而是英语母语的翻译人员较少。
第二,基于译员培训的教导
在那个时候,对于荷兰译员的培训似乎把重点放在“做互译。”而重点是外文的,而不是对学生的母语写作技能进行培训。这毫无疑问,因为在荷兰的译员培训是语言课程。即使对于马斯特里赫特非文学翻译培训学院的课程仍然以掌握两门外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