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27.加强师范类专业课程建设。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开发精品课程资源。构建“通识教育+学科教育+教师教育”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拓展教师教育课程空间。将实践教学贯穿培养全过程。分段设定目标,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相衔接,强化“三字一话”等师范生教学基本功训练。鼓励高校针对有从教意愿的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教师教育课程,协助参加必要的教育实践。建设公益性教师教育在线学习中心,提供教师教育核心课程资源,供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及社会人士修习。
(十)教师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行动。加强教师教育质量监测评估,实施师范类专业认证,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质量评估制度。
28.加强教师教育质量评估与监测。开展高校教师教育质量自我评估,教育专业学位认证评估,教师培训质量评估。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到2020年,打造50个样板师范类专业,认证结果为政府、高校、社会在政策制定、资源配置、经费投入、用人单位招聘、高考志愿填报等方面提供服务和决策参考,为师范类专业内涵式发展提供支撑。健全质量监管机制,依托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发布《河北省本科高校教师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省教育、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联合成立河北省教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工作。各地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对教师队伍建设的统筹管理、规划指导。相关部门按照分工履职尽责,形成工作合力。
(二)积极推进试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照“试点先行、统筹铺开”的原则,实施相关行动。鼓励有条件的市和相关院校开展探索创新,先行先试。
(三)加强经费保障。加大教师教育财政投入力度,提升教师教育保障水平。根据省级财力状况,适时提高师范生生均拨款标准。科学编制各类教师培训规划,统筹各类教师培训经费,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教师培训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
(四)建立督导评估。建立教师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把教师教育建设情况作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绩效考核、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评估的重要内容,作为评优评先、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