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9.建立健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县级教师发展机构作用,推进乡村教师到城镇学校跟岗学习,鼓励引导师范生到乡村学校进行教育实践。改进乡村教师培训内容,注重新课标新教材和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培训,针对教育教学实际需要,赋予乡村教师更多选择权。落实好“国培计划”乡村教师培训项目,加大省级乡村教师培训支持力度。
(四)师范生生源质量改善行动。积极探索与构建多元化的教师教育人才选拔模式,吸引优秀学生踊跃报考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创新师范生培养模式,突出教师教育特色,造就学科知识扎实、专业能力突出、教育情怀深厚的高素质复合型教师。
10.进一步完善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将“免费师范生”改为“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服务期调整为6年。完善分工负责、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确保公费师范毕业生就业有编有岗。逐步扩大省级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全面实施市级小学全科公费师范生培养试点工作。
11.改革创新招生方式。支持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师范专业实行提前批次录取,鼓励优秀学生入校后通过二次选拔方式进入师范专业学习。举办师范类专业的高校可根据教学资源划定选拔比例,设定转专业期限和面试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养和从教潜质,招收乐教善教的优秀学生就读师范专业。
(五)“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推动广大教师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实施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方式变革。
12.推动教学方式变革。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教学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提高师范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以“互联网+”支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师培训有机融合,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研修。
13.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实施教师教育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加强课程建设的应用与管理,遴选认定一批省级教师教育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动在线开放课程广泛应用共享。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落实《师范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提高师范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适应未来教育变革的新时代教师。
14.加强在职教师信息化培训和管理。实施新一周期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引领带动中小学教师将现代信息技术有效运用于教育教学和研究。全面实施教师培训学分制,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学分银行”,将培训学分作为中小学教师资格注册、职务评聘和考核的重要依据。通过大数据计算,推动教师精准培训,推进实施“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网络研修社区、网络工作坊等新型培训方式。
(六)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行动。实施教师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工程,深化教师培养、培训、专业发展改革,推进教师教育体系和机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