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11.加强下一步互联网人才培养。鼓励高等学校在相关学科专业中开设IPv6的理论和实践课程。积极开展“新工科”建设,探索建设多层次、模块化、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接IPv6产业发展及企业需求,推进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推进一流专业、一流学科、一流人才建设,助力IPv6关键技术研发和前沿技术创新。充分利用各类学生创新大赛,引导开展IPv6技术与应用的创新。
12.深化国际合作。深化与下一代互联国际学术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下一代互联网相关标准制订,加强与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合作,共同推进国际标准化进程。积极参与全球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创新,扩大话语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推进IPv6规模化部署的重要意义,加强对本地区、本单位的组织领导,将落实IPv6规模化部署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组织摸清家底,明确实施方案。各高等学校应于2018年9月30日填写并反馈IPv6应用现状调研表(见附件1)。加强与本地区经信、发改、财政、运营商、CERNET等单位的沟通协调,确保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二)落实责任分工。省教育厅负责统筹全省教育系统推进IPv6规模化部署工作,制定工作方案,组织对各单位指导、督促和检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本地区IPv6规模部署行动。各单位应落实主体责任,落实对人、财、物的保障,确保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三)加强技术指导与支持。省教育厅组织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浙江省主节点(浙江大学)、赛尔网络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和具有技术优势的高等学校为规模部署行动提供技术支持。教育网城市节点高校应主动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沟通,提供技术支持与咨询。
(四)加强监督考核。各单位应在每季度末20日前填写并反馈IPv6规模化部署进展情况报告表(见附件2),首次填报应在2018年9月30日前完成。省教育厅将组织建立IPv6规模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定期通报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并将IPv6规模部署纳入网络安全检查、信息化专项督导等工作。
省教育技术中心联系人:王晓冬,电话:0571–88887059,邮箱:wangxd@zjedu.gov.cn;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浙江省主节点(浙江大学)联系人:王勇超,电话:0571–87952726,邮箱:ychwang@zju.edu.cn;赛尔网络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联系人:鹿佳岩,电话:13429119889,邮箱:lujy@cernet.com。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
2018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