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加强教师培训信息化支撑。进一步深化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分制改革,鼓励学校、教师和其他社会机构共建共享培训资源;指导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完善其他学分转换办法,支持教师自发的团队研修和非正式学习。建设浙江省教师发展网络学校,与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浙江省教师培训质量监控平台形成教师培训组织管理、培训实施、评价监控的信息化支撑的有机整体。健全监控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以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为核心的伴随式数据采集与过程性评价,逐步走向面向教师研修实践全过程的精准诊断、及时干预和个性化服务。
(六)教育大资源共享行动
建设之江汇教育广场。建成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省、市、县(市、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开放共享。建设互联网学校,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各年龄段人员,提供涵盖学科教学、能力培养、升学指导、生涯规划、老年教育等优质课程资源,组建和培养100个在线教学团队。开通教师发展网络学校,优化教师培训课程,创新培训方式;建成500个名师网络工作室,在全省培育1000个网络教学精品空间和1000个专题教育社区,引导教师研究网络学习空间与物理学习空间的融合互动。优化家长网络学校,建成500个家庭教育专题数字资源,开通100个“数字家校”,引入30位家庭教育名师,面向全省家长和学校宣传普及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人方法。
实施中小学校网络牵手计划。鼓励基于网络的校际教学交流与结对,促进教育均衡。实现乡村学校与名校名师网络结对,组织一批城镇优质学校与农村小规模学校和薄弱初中建立紧密型结对关系,开展“城乡同步课堂”试点,探索两校教师共同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和辅导学生,提升乡村学校教育质量。推出“名师课表”,组织名校名师为乡村学校开设在线课程,积极探索“在线教学+线下指导”相结合的双师教学服务,助力学校开齐开好艺术类等紧缺课程。为乡村教师开展“一课一教研”,完成100名乡村校长和200名种子教师的教学信息化应用培训。继续深化长三角千校结对活动,实现跨区域优质资源的共享和师生共成长。
推进终身教育“互联网+服务”。依托“浙江终身学习在线”打造浙江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为全体社会学习者提供学习全轨迹、教学类型全覆盖、教学支持全程化、教学服务全方位、平台标准全开放的一站式学习环境。建设终身教育课程资源库,构建学习者终身学习档案,增加学习资源有效供给。实现乡镇成校网站建设全覆盖,提供“一次不用跑”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创建浙江省终身教育网络品牌。推广用活“第三年龄学堂”,建设覆盖全省城乡的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手机端应用;完善线上学习班教学,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活动,开展“银龄在线学习之星”、“优秀学习团队”评选;优化老年教育课程资源,上线100门特色课程,打造5个老年教育网络示范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