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强化教育信息化领导力建设,增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和学校校长在制订愿景、构建制度、强化管理和技术认知四个维度的领导力。建立以业务部门为主导,以专业技术部门为支撑的多部门协同推进的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强化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主体责任和意识,结合办学实际和特色,坚持问题导向,构建以制度建设、实践创新、环境建设三位一体的学校信息化发展机制。
(二)健全教育信息化制度体系
强化互联网思维,树立“信息技术作为教育变革的内生变量”理念,建立健全符合信息时代发展的教育管理制度体系,促进教育结构性和系统性变革。健全开放、众筹的教育服务供给制度,实现教育与社会的融合。基于技术重构教学业务流程、教育管理流程和教育组织体系。建立“问题导向、实践创新驱动”的激励制度,推进竞争性获得、按用付费等投入方式的应用。
(三)建立信息化评价体系
强化教育信息化督导评估,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本地区教育现代化、政府履职等考核评估工作,将“互联网+教学”纳入高校教学业绩和分类评价考核。建立健全区域和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开展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第三方评测。加强教育信息化发展经验总结和应用推广,定期发布教育信息化发展报告,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效益。
(四)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强化教育信息化发展伦理意识,关注技术伦理,正确处理教育技术应用效率和伦理之间的关系。以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为出发点,严把技术应用的准入关。审慎引入和应用新技术,对大规模推广应用新技术建立科学实验和教育适应性审核评估制度。重视数据和信息安全,保护师生个人隐私。认真贯彻《网络安全法》,落实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有效防范、控制和抵御信息安全风险,增强安全预警、应急处置和灾难恢复能力,形成与我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相适应的、完备的、可靠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