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提升信息化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数据驱动、实时评估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实施新一周期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遴选具有较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学科骨干教师开展智慧教学能力研修,提升智慧教学意识,形成利用智能化工具和系统解决复杂教学问题的能力,打造一批智慧教学名师。继续开展信息化领导力和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教育信息化指导力提升培训,全面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举办中小学和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大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将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列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基本内容,推动高校教师适应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启动“人工智能+教师队伍建设行动”。优化和完善师范教育课程内容,提高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适应职业发展的信息素养。
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养。加强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建设,优化课程内容,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帮助和引导学生利用移动学习终端、网络学习空间、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技术等促进学习,培养学生利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继续办好中小学电脑制作、智能机器人和创客比赛等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内容和形式。
加强教师培训信息化支撑。进一步深化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分制改革,鼓励学校、教师和其他社会机构共建共享培训资源;指导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完善其他学分转换办法,支持教师自发的团队研修和非正式学习。建设浙江省教师发展网络学校,与浙江省教师培训管理平台、浙江省教师培训质量监控平台形成教师培训组织管理、培训实施、评价监控的信息化支撑的有机整体。健全监控评价体系,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开展以教师网络研修社区为核心的伴随式数据采集与过程性评价,逐步走向面向教师研修实践全过程的精准诊断、及时干预和个性化服务。
(六)教育大资源共享行动
建设之江汇教育广场。建成浙江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省、市、县(市、区)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开放共享。建设互联网学校,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各年龄段人员,提供涵盖学科教学、能力培养、升学指导、生涯规划、老年教育等优质课程资源,组建和培养100个在线教学团队。开通教师发展网络学校,优化教师培训课程,创新培训方式;建成500个名师网络工作室,在全省培育1000个网络教学精品空间和1000个专题教育社区,引导教师研究网络学习空间与物理学习空间的融合互动。优化家长网络学校,建成500个家庭教育专题数字资源,开通100个“数字家校”,引入30位家庭教育名师,面向全省家长和学校宣传普及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科学的育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