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逻辑的陷阱

发布时间: 2023-02-28 09:21:33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一般说来,如果译作中出现不合逻辑或文理不通的句子,我们几乎无需对照原文,便可推断译文有误。


梁启超在“翻译文学与佛典”一文中引述过下面这段话:


……安不通梵文;而对于旧译诸经,能正其谬误。所注《般若》,《道行》,《密迹》,《安般》;寻比文句,析疑甄解。后此罗什见之,谓所正皆与原文合。                              (见《翻译论集》,第58页)


不通梵文的道安能够洞察译文中的错误,除了参透佛法和知识广博外,他所依赖的方法之一大概就是逻辑判断。我们在翻译时,或由于对原文理解有误,或由于受原文语言结构和表现形式的干扰,往往掉进逻辑的陷阱而浑然不知。一般说来,如果译作中出现不合逻辑或文理不通的句子,我们几乎无需对照原文,便可推断译文有误。试看下面几个译例:


例1

安娜是一个又瘦又黑的女人,上身粗大,下身细长。简直像一把雨伞。

(《文学翻译原理》,第148页)


原书在“上身粗大,下身细长”下面加了着重号,用以说明译者“可以在不增减、不歪曲内容的条件下适当增词或减词”(见该书第147页)。译者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八个字加得有些不合情理。译文在前面先肯定安娜这个女人“又瘦又黑”,却突然又言其“上身粗大”,既为“瘦”,又何来“粗”?这一前后矛盾的命题显然超出了正常人的思维逻辑。这句话的原文是这样的:


Phoebe Anna was thin and black, a very umbrella of a woman.

译者想当然地将umbrella一词理解为“撑开的”雨伞,而在此上下文中,我们似乎只能将其理解为“闭合的”雨伞才合情理,才能和“又瘦又黑”相一致,否则便自相矛盾。试比较:


安娜是一个又瘦又黑的女人,活像一把细长的黑雨伞。


例2

愚人会很快忘记说过的话,智者会很快放弃手里的钱。

(《大学英汉翻译教程》,第107页)


这句名人名言颇为奇特,细细读来有令人费解之处。不错,愚人会很快忘记自己说过的话,但“智者”因何一定要“很快放弃(丢掉?)手里的钱”不可呢?倘若以此为标准来划分,恐怕世上没有几个“智者”了。原文是这样的: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语法结构,小视不得
  • 下一篇:文学翻译与文学语言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