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两种文字,无论多么相近,总有难以相互传译的字句。比如下面两句汉语特有的拆字游戏:
人曾为僧,人弗可以成佛;女卑为婢,女又何妨称奴。
钱歌川先生认为,该句如照字面译为:
The man who has been a monk cannot become a Buddha. The girl who is a bond maid may be called a slave.
“则汉文的妙处完全丧失”(《翻译的基本知识》,第64页)。
有译者曾试图用Buddhist,bud into,Buddha,以及bondmaid, bound to be等外形相近的词再现汉语的拆字游戏,其结果不仅丧失了汉字的“妙处”,且基本含义面目全非。笔者曾煞费苦心地将上面两句译为:
Monastical men make monks,
But become Buddhas barely;
Miserable maidens make maids,
Styled slaves so squarely.
汉字形美(拆字),译文形也美(全部押头韵),且意思基本相符,其中二、四行还押韵,以两美(形美加音美)来传达原文一美(形美),表面上和原文“分量”相当,可实际上和原文的趣味有着天壤之别。再如下面的英语头韵句:
Begot by butchers, but by butchers bred, How high his highness holds his haughty head.
就该句,我曾见到过这样的译文:
屠夫所生,屠夫所养;如此高贵,这般高尚。
仅仅就其意而言,原文还谈不上是特别出色的句子,不过它的头韵使得非常巧妙:第一行均以字母b打头,第二行均以字母h开始,这使得该句平添了趣味。可能有的读者认为,该句的妙处在于音美,但我认为它之所以是一个佳句还在于“形”,因为这样的句子是看得说不得。人们很难想象谁会有意“说出”这样的话,也就是说,它大概只能写下来让读者欣赏。这样一来,原文及译文的视觉效果和其语音效果一样重要。上面提到的译文虽译出了原文的主要意思,且“养”和“尚”也押韵,但原诗的“神韵”却没有了。
笔者试用汉字的偏旁部首来译原诗的形美:
君居屠户屋,君属屠户后;
俯仰何佼佼,倨傲俨倬倬。
译文的第一行都是“尸”字旁(“后”字虽不属该字旁但字形相似),第二行都是“立人”旁,从形上看很美,从意上看也基本传达出了原文的主要含义。其结构上下半句完全呼应,而且还算上口,也有一定的寓意。不过这实属被逼无奈,上面的译文充其量只算是一种有趣的尝试,很难算做严格意义上的翻译。如果说原文的神韵有十分,那么译文最多只传达了三四分而已。
若碰到这样的词句,译者简直无可奈何。好在类似的“不可译句”毕竟极其有限,否则便果真没有从译者的活路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