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2) Better late than the late.
据称这句话见于美国高速公路上矗立的安全警示牌,《外国语〉杂志将其译为:
迟到总比丧命好
原文作者认为,该译文已不再包含原句的幽默意趣(late含“迟到”和“已故”的双义),但亦未能给出一理想的译文(《外国语》,1992年第1期,第49页)。笔者曾将其译为:
晚了总比完了好
迟了总比死了好
宁迟一时,不迟一世
慢行回家,快行回老家
前三个译文总觉不够妥帖,因原文的形貌突出特征未能体现出来(late和the late的对比)。最后一个译文由于传达出了形韵(“回家”对“回老家”),虽字面含义与原文略有出入,但更为“神似”。
(3) You reckon your Dodge would help you up to all these dodges again?
这是一个警官对他抓到的作案者说的一句话。句中Dodge是美国“道奇”牌小汽车,恰与这个词的小写dodge(逃跑)语义双关。有作者认为该句为一“不可译”的句子,并认为此句“只能”翻成:
你以为坐上你的道奇车就可以再次逃之夭夭?(〈文体与翻译〉,第33页)
本句要求译文前后出现两个意不同但形(字)同的词,否则原文的幽默趣味便荡然无存了,所提供的译文显然不具备这一特征。笔者将该句试译为:
你以为坐上你的道奇跑车就可以再次跑掉么?
译文在基本不改变原意的前提下,加了一个“跑”字,这就使前后两个“跑”字发生了联系,原句的形韵和幽默味道或多或少有所体现。读者可能认为上面所选的几个例子都属极特殊的句子,实际上,原文具形貌特征的句子并不少见,只是我们往往忽视。
上述译例说明,形似和神韵是辩证统一的,而非相互独立或相互排斥。在一定程度上,是否形似决定是否神似。当然,并非所有字句的“形”都有“形韵”,只有当形貌特征构成原文语句神韵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译文才有必要相应地再现出这一特征(在不因形害义的前提下),否则就难以求得神似。此外,强调形韵决不意味着硬译、死译;相反,为了更好地再现形韵,译者不应受原文字句表面含义的束缚。尽管由于两种语言文字的差异,形韵的传达并非总能做得尽善尽美,但我们必须从理论上重视形韵。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