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对固定表达及成语的破坏

发布时间: 2022-11-24 09:20:47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固定表达、人物形象、谚语等,这些东西一部分来源于本土的方言,大部分传达的意思或经验可以毫不费力地在其他语言中找到现成对...


散体文中充满丰富的意象、固定表达、人物形象、谚语等,这些东西一部分来源于本土的方言。大部分传达的意思或经验可以毫不费力地在其他语言中找到现成对应的意象、表达等。


以下是两则来自康拉德(Conrad)小说《台风》(Typhoon)中的成语:


He did not care a tinker's curse.

Damme, if this ship isn't worse than bedlam!


再看纪德(Gide)的直译,让人惊叹:


Il s'en fichait comme du juron d'un étameur

Que diable m'emporte si l'on ne se croirait pas à Bedlam!


(转引自Meerschen,1982:80)


第一条可以简单地译成法语成语“il s'en fichait comme de l'an quarante,comme d'une guigne”(他一点也不在乎),第二条中的Bedlam 令法语读者费解,可以替换成“Charenton”①(Bedlam是英国有名的疯人院)。即使两个语言中的成语意思相同,用一方替代另一方显然是种族主义的表现。这种翻译方法导致的荒唐结果就是,《台风》译文中的人物都用法语中的意象网络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我在此举的只是一两个例子,实际译文中这样的情况不胜枚举。对“对等”的把玩,就是对异国作品话语的侵袭。诚然,某则谚语在别国的语言能够找到对等,但……这些对等物不能算作翻译。翻译不是寻找对等物。而且用对等物取代原文的愿望忽视了我们心中谚语意识(proverb consciousness)的存在。这种意识迅速使我们在新的谚语中看到地道的和自己文化相通的东西:我们的谚语世界也因此变得充实而丰富 (Larbaud, 1946)。


①沙榔东(Charenton):巴黎郊区的疯人病院。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 上一篇:词句的内涵意义(含蓄意义)
  • 下一篇:指称的类别问题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