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红楼梦》中对偶句式的翻译

发布时间: 2021-07-03 09:38:10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对偶就是利用均衡、对称的语言形式,和谐优美的语音节奏表达两个相对的意思,以加强艺术感染力,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春联,名胜古...



“对偶”义叫“对仗”、“骈偶”、“俪辞”,俗称“对子”,是汉语的一种特色。对偶就是利用均衡、对称的语言形式,和谐优美的语音节奏表达两个相对的意思,以加强艺术感染力。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春联,名胜古迹、寺院亭阁中的楹联,格律诗中的对仗,就是对偶的巧妙运用。


对偶按照上句与下句意思上的联系可分为三类:正对(即平对, 指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或相补、相衬)、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或相对)和串对(即流水对,指上下句意思相关联,如承接、连贯、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从形式上又可分为短语对、句子对和篇章对(指几个句子互成对偶)。


英语修辞格parallelism在格式上与上述的“正对”、“串对”相似,如:


Any man or state who fights on against Nazidom will have our aid. Any man or state who marches with Hitler is our foe. (Winston S. Churchill:Speech on Hitler's Invasion of the U.S.S.R)(参考译文:任何反抗纳粹的人或国家都会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与希特勒为伍的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仇敌。)


与“反对”相似的辞格是Antithesis,如:


"Not that I loved Caesar less, but that I loved Rome more." (W. Shakespeare:Julius Caesar) (参考译文:“并非我不爱恺撒,只因我更爱罗马。”)


对称可以引起美感,这是人类很早以前就已发现了的规律。对偶的句式看起来整齐美观,意义鲜明,读起来语言流畅,音节和谐,便于记忆,容易传诵。《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酒令灯谜、联匾回目、叙述语言以及人物对话等,运用汉字形、声的规律,相同重复,相反对比,构成对偶,使句式匀齐和谐,排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铿锵悦耳,有内在的韵律和节奏感,将内容表达得更加准确、丰富、深刻有力,形式更加工整、均衡、抑扬顿挫。书中成匹之句、同韵之语、排比之文,不仅师承 前人,兼收诗赋、骈文对偶之众长,且多有创新,字数多寡不限,句式长 短不拘,可谓千姿百态,融会贯通,实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对偶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或基本相等,语法结构相同或相似,这 种非常讲究形式的翻译实属不易。下面,我们首先从章回目录的翻译 谈起:


1)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第二十三回)


杨译:

Lines from "The Western Chamber" Are Quoted in Fun A Song from "Peony Pavilion" Distresses a Tender Heart


霍译:

Words from the ' Western Chamber' supply a joke that offends And songs from the 'Soul's Return' move a tender heart to anguish


这是从《红楼梦》中“信手拈来”的百余回目之一。它对仗工整,用词简洁精练、生动典雅,把丰富的内容用对称的一句话凝练、集中地表现出来,令人冋味无穷。它从形式到内容带给读者的美感已经远远超出了章回标题本身所具有的导读作用。从全书的回目翻译来看,两位译者都是同时兼顾意似、形似和神似,在很大程度上做到了意义和风格上对原著和读者的忠实。这一点从该回目的译文便可见一斑。


如章回目录一样,《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即韵文)是对偶辞格的集中体现。事实上,曹雪芹还将对偶句与其他句式相结合,使语言散中有整,整中见散,参差错落,生动活泼。在这里,我们主要来谈论叙述语言及对话语言(即散文)中对偶句的翻译。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