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斯塔布斯则认为语篇分析的概念是由英国语言学界发展起来的,时间上从1930年代一直到1990年代,主要包括弗斯,韩礼德,和辛克莱。这些学者的研究涉及自然的、真实的口头和书面语言材料,尤其是以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突破了语言研究 仅停留在词句层面的局限,将研究拓展到语篇层面,提出了一套语篇分析的新观点,对篇章语言学做出了重要贡献。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篇是语法主位系统对选项进行选择的形式产品,承载命题的语义意义,即命题内容和言语行为的言内意义,该意义体现在由衔接手段连接起来的句子中,而话语是一个交际事件,它利用语言的意义 潜势,通过连贯手段连接起来的语段来承载言语行为的交际值(言外意义)。1960年代兴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与 语篇分析有关,强调话语的意念功能以及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人际交往时进行的选择。这个研究范式大致可以划入认知语言学的范畴。
1970和1980年代的语篇分析研究的特征是强调语篇分析的跨学科性质,将心理学、教育理论和语言学理论置于同一层面上,形成了新语篇分析学派(New School of Text Analysis),拓展了研究范围,比如对语篇宏观结构的研究和对口 头和书面语篇多元特征的多维度计算机研究。另外,有些学者对语篇的某一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如侯伊通过研究英语语篇的词汇重复模式,描述了一个新的语篇组织分析体 系。语篇分析的贡献在于不把语篇看做孤立的现象,而是置于其社会文化语境下来看待。通过语篇分析,语言学家对语言的描写更为详尽,发现了关于人们使用语言进行社会交际的更多规律。语篇研究的新发展主要体现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认知语言学家进行的认知 语篇研究工作,如沙夫、托姆林、克茨、吉冯、戈恩巴克、 古德贝格、朴茨 &德文、 桑德斯、霍克、兰格科等,这些研究是对功能语言学语篇研究的发展。2003年第八届国际认知语言学大会的中心议题之一就是认知语言学与语篇分析。可见,认知语篇研究已经成为认知语言学重要的研究领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