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根据对原语译素mother's和目的语译素suyo [字面义为here]的研究,范•勒文-兹瓦特明确了两种微观转换:
•句法ー语义更改:名词+撒克逊所有格的mother's变为所有格代词 suyo;
•句法ー语用更改:选择mother's而不是hens,表明英语原文比西班牙语译文给读者提供了更多的语用资讯,在西班牙译文中读者必须理解与madre之间的联系。
一旦这种“微观结构”层次的转换获得确认和分类后,便可以对每种转换的数量加以统计,再运用下述描述模式,就能计算出其总体效果:
2. 描述模式(descriptive model)(van Leuven-Zwart, 1989:171 - 179)是一个用来分析翻译作品的巨集结构模式。该模式的建立基于从叙事学和文体学借用的概念,它竭力将“话语层面”(小说世界的语言表达)、“故事层面”(文本的叙事,包括叙述视角)与三种语言的“元功能”(人际、概念、语篇)融合在一起。范•勒文一兹瓦特用一个颇复杂的图表,把观察发现到的这些成分的互动显示出来,该图表将具体的微观和宏观结构的转换与话语和故事层面的三种功能加以匹配。例如,句法一语用调节的实例据说都会影响故事层面的人际功能,因此,在上述mother's/suyo —例中, 原语中mother's所提供的额外语用资讯没有必要;然而它的出现强调了人物的关系,可以用来強化母亲没兴趣照顾婴儿。它在目的语文本中的缺失,改变了叙述的人际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