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新闻 > 综合报道 > 正文

跨过深圳河 拥抱新机遇——香港青年对“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反响热烈

发布时间: 2021-05-19 15:09:11   作者:人民日报海外版 汪灵犀   来源: 神州学人网   浏览次数:
摘要: 香港特区政府新闻网了解到,截至4月30日,“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共收到321家企业提供的2394个职位空缺,多于原本预计的2000个...


1.jpg

  图为位于深圳的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厂。不少香港青年在这里实现创新创业梦想。(资料图片)


  作为2020年香港特区政府施政报告中推出的重点措施之一,香港“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自今年1月初接受申请以来获得热烈反响。记者从香港特区政府新闻网了解到,截至4月30日,“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共收到321家企业提供的2394个职位空缺,多于原本预计的2000个,其中1267个是创新科技类职位,也多于预计的700个。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呼吁香港青年把握机遇,踊跃申请,在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同时,为人生开拓更广阔出路。


  找到合适位置


  如何搭上大湾区发展的高速列车,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是当下香港年轻人思考的问题。“香港社会一些年轻人,对于内地的发展不是完全了解,对于大湾区生活就业情况,他们也不太掌握。所以怎么能吸引他们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是一个挑战。”林郑月娥透露,推出“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的初衷,是希望鼓励青年人参与大湾区建设,把握近水楼台的大好机遇,为自己、为香港谋求更好的发展,同时亲身体验内地的发展,深入了解内地的生活和文化。


  该计划的运作方式,是请在香港和大湾区内地城市均有业务的企业,聘请香港的大学毕业生,派驻他们到大湾区内地城市工作,每月薪资不少于1.8万港元。港府会补贴参与计划的企业每人每月1万港元,最长18个月,最多共补贴3.6亿港元。林郑月娥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说,她觉得特区政府“这个钱花得很有价值”。“让香港青年在内地慢慢住下来,了解内地,交一些朋友,认可在大湾区就业是一个好选择。”她表示,目前就业计划申请相当踊跃,有些青年已经入职,希望感兴趣的青年抓住机会,尽快应征心仪的职位。


  顺应创科潮流


  创新科技类职位在“大湾区青年就业计划”全部职位中占比过半,显示大湾区正成为香港青年科研专才的宽广舞台。“现在踏足大湾区投身创科发展,绝对是最切合时宜、最佳的选择。”香港特区政府创新及科技局局长薛永恒鼓励香港青年装备好自己,拥抱这个黄金机会,积极参与大湾区和国家的创科发展。


  创科职位一般指与创新及科技相关的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研究及开发、信息科技、数据分析、系统发展、数码营销、工程、信息保安、与科技相关的知识产权或技术转移工作等,其中金融科技、生物科技等新兴产业职位更是受到热捧。


  据了解,目前落户香港的金融科技企业数目已经超过600家,当中包括由国际组织、学术机构或私人企业如银行、商业机构等成立的与金融科技相关的实验室。另外,还有8家虚拟银行、4家虚拟保险公司及一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获得相关牌照及授权于香港营运,提供崭新金融服务。“香港近年在金融科技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在背靠内地和结合大湾区的优势下,对青年而言,更可以说是机遇处处。”林郑月娥指出,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实施与完善香港特区选举制度的落实,香港进入稳定发展时期,并加快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这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好处,尤其是金融科技业未来发展潜力更广阔。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