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新闻 > 综合报道 > 正文

中国教育“引进来”“走出去”取得新成效

发布时间: 2019-09-18 14:49:59   作者:新华社记者   来源: 神州学人网   浏览次数:


  “开放办学,是要更好地为我所用。”西浦校长席酉民认为,“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西浦不是外国大学的中国分校。我们要做世界认可的中国大学和中国大地上的国际大学,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探路。”


  “我们学校不仅没有物理上的围墙,在理念和资源上也没有围墙。”西交利物浦大学研二学生陶韵吉说,“我们没有固定班级,没有班主任;老师有八成是外教,采用全英文授课。”


  “目前我们超过80%的毕业生选择升学,超过三分之二的学生进入世界排名前一百的名校深造。”席酉民说,从第一届只有163名学生的“一栋楼”大学,到13年后拥有两个校区的万人大学,西浦正以“严进严出”的教学管理和国际化特色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一张名片。


  在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学术达人”“80后”教授白雪发表的SCI论文已达119篇,而8年前,她还是一名普通讲师,一度处于迷茫期。


  “要感谢学院‘金种子计划’,让我在学术生命刚开始起步的时候有机会接触到国际前沿课题,得以迅速成长。”2011年,白雪被学院选派到葡萄牙阿威罗大学做博士后。


  每天早八晚九工作是常态,她巴不得整天泡在实验室里。


  白雪说,也正是这段经历,让她对实验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以前在国内,我们做实验是为了尽快取得进展和结果。而欧洲同行却把做实验当成乐趣,对每次出现的新结果都能保持儿童般的好奇心。”


  “很多人认为,实验失败了重做一遍就好,失败的结果毫无用处。但我从欧洲同行那里得到的启示是,失败也许包含新的可能性。”白雪一直试图找到能够高效发光的荧光粉,在一次失败的实验中,实验器皿没有密封好,导致反应过程中溶剂挥发。


  她没有把残留物一扔了之,而是怀着好奇心,用紫外灯照射,“结果我发现了高亮度的白光。”白雪说,这次失败更促使她要寻根究底,并与合作者调整思路,研究了半年之久,终于在制备高效荧光粉的方法上取得突破。


  “在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中,我开拓了学术视野,明确了将白光照明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包括白雪在内,现在吉林大学“金种子计划”已经产生了4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执笔记者:刘亢、陈席元;参与记者:李双溪、杨思琪、胡浩)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3]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