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新闻 > 综合报道 > 正文

澜湄合作催生东南亚“小语种”翻译人才紧俏

发布时间: 2016-03-23 14:32:47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新华社   浏览次数:

 

  作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云南省,早在2013年,就下发了《关于加快云南省高等学校小语种人才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了云南省高等学校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全省高校小语种教学和改革提供指导并组织研究,推动全省小语种人才培养工作。
 
  刘晓荣介绍,自己所在的泰语专业有10名专职教师,其中包括8名副教授以上职称,但是因为有300多名本科和硕士生需要辅导,泰语也成为全校公共外语课,加上政府部门的一些委托培养项目,刘晓荣感觉教学任务还是挺重。
 
  据了解,截至2014年底,云南省高校已建成了11个国际人才培养基地,全力推进南亚东南亚语种人才培养,云南省高校中学习小语种的在校生已达5.5万人。目前,在滇高校开设的小语种专业已达十余个,包括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老挝语、柬埔寨语、马来西亚语、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等,每年都培养出大批小语种人才,就业形势较好。
 
  云南民族大学越南语专业大四学生祁雅梦告诉记者,这几年来越南语专业学生越来越好找工作,除了中国在越南开办的企业或越南人在中国开办的企业外,一些IT公司和政府部门也都在大量招聘。“不开玩笑地说,我们都不用出去找工作,他们上门来招聘。”
 
  “一江通六国”,刘晓荣介绍,现在周边国家都在兴起“汉语热”,一方面需要大量的语言人才担任中小学教师,另一方面也助推了合作的深化。“现在澜湄国家之间合作越来越密切,交通路网也在不断完善,未来翻译人才需要还将进一步加大。”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