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6.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须在网上确认时间截止前将《报考2023年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考生登记表》寄送到四川大学研招办,否则将不被纳入本计划报考。
按照教育部文件:“将骨干计划集中安排到本单位优势学科专业”的要求,仅在我校招生专业目录中明确备注“可招收少干”的专业,可接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报考,其余专业报名无效,请相关考生仔细查阅。
面向西藏基层干部报考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的考生,必须选择“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7.符合相关规定条件并申请享受初试加分政策的考生,须在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
8.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考生,应为高校学生应征入伍退出现役,且符合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者〔高校学生指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以及成人高校招收的普通本专科(高职)应(往)届毕业生、在校生和入学新生〕。考生报名时应选择填报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并按要求如实填报本人入伍前的入学信息以及入伍、退役等相关信息。
9.报考强军计划考生的报考点必须选择为5101(四川大学),必须按四川大学规定进行网上确认和考试。
10.考生应认真了解并严格按照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填报志愿并选择报考点。考生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含初试和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四、考试
1.入学考试分初试和复试。
2.初试时间为2022年12月24日至12月25日(每天上午8:30-11:30,下午14:00-17:00)。初试科目详见《四川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中的101-思想政治理论、199-管理类综合能力、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204-英语(二)、 301-数学(一)、302-数学(二)、303-数学(三)、306-临床医学综合能力(西医)、397-法律硕士专业基础(法学)、398-法律硕士专业基础(非法学)、497-法律硕士综合(法学)、498-法律硕士综合(非法学)均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其余考试科目由我校自主命题,参考书目或考试大纲详询各招生单位(四川大学各硕博士研究生招生单位信息)。
3.初试方式均为笔试。
4.学校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划定初试合格分数线。初试成绩满足学校和院系要求的考生参加复试。复试地点统一安排在四川大学,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5.我校采用综合复试,包含专业理论测试、综合素质及能力测试等,详见复试前各院系所发布的复试公告。
五、体检
体检对象:获得拟录取资格的考生。
体检时间:考生复试期间,具体时间详见校内各招生单位复试通知。
体检医院:四川大学校医院或政府设立的二级甲等及以上医院。
体检标准:参照教育部、原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 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 号)规定和要求执行。
六、录取
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由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综合加权计算得出,考生按入学考试总成绩排名录取。所有拟录考生必须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拟录取的非定向就业类别硕士生,须调档审查合格后,发给录取通知书;定向就业的硕士研究生均须在被录取前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分别签订定向就业合同。定向就业的考生报考前应征得定向就业单位同意,如不能签订定向就业协议导致的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录取考生于2023年秋季入学,报到时须携带本人录取通知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原件。
国家专项计划(少民骨干计划、强军计划、援藏计划、对口支援计划等)的录取,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结合生源质量、招生计划以及学科分布,按学科单独划线、择优录取。
七、联系方式
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
咨询电话:028-85466153、85407858
028-85467270(文科),028-85461353(理科),028-85460721(工科),028-85400638(医科)
Email:scuyz@scu.edu.cn
四川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scu.edu.cn/
各招生单位联系方式:请查阅四川大学各硕博士研究生招生单位信息
八、其它说明
1.学费与奖助金:四川大学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的投入机制、奖助和收费等政策按《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和四川省《关于继续执行我省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及有关问题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9〕357号)文件规定执行,各专业详细收费标准见我校研招网招生专业目录备注栏。四川大学全日制研究生奖助体系完备,由国家奖助金和学校奖助金两部分构成。国家奖助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学校奖助金包括学校学业奖学金和学校“三助”岗位津贴。具体情况请详见《四川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方案》(修订)(详情参见我校研究生院官网)。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不享受奖助金,学校不安排住宿。
2.学习年限:我校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部分专业研究生学制为2年或2.5年。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4年,学制为2年的专业学位最长学习年限不得超过3年。非全日制专业学位最长学习年限若教指委另有规定,则按相关文件执行,各专业学制信息见我校研招网专业目录备注栏。
3.2023年四川大学所有专业不接收考试方式为单独考试的报考。
4.考生报考须符合报考条件。请广大考生认真阅读本章程的报考条件及四川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中相关招生单位及相关学科的报考要求,网上报名、网上确认、复试录取、开学报到等各环节均会对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报考条件的,一经查实,将取消报考、复试及录取资格,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5.四川大学将按照有关疫情防控规定全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6.有关研究生招生信息和动态请密切关注: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https://yz.chsi.com.cn
四川大学研招网 https://yz.scu.edu.cn/
各研究生招生院系所网站 https://yz.scu.edu.cn/contact/y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