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所谓语体的一致,是指译文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即译文尽可能再现原文的思想内容、语言风格、布局、谋篇等特征,做到使译文形神兼备。不同的语体对译文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翻译时需要照顾到各种文体的特点, 以使译文与原文内容、风格保持一致。论述性文章要体现出说理性、逻辑性;散文性文体要体现出原文的感情、韵律,语言要流畅地道;说明性文体的语言要清楚明白,如果带有文化背景知识,需要解释清楚。
学生在做汉译英的时候,常会出现文体风格跟原文不对应的情況。本来原文是ー篇简单易懂的文章,用词浅显,句法平易,但在经过翻译之后却变成了ー篇句法冗长复杂、用词艰涩难懂的文章。这说明在着手进行翻译之前缺乏对原文风格特征的整体认识。
记叙文和说明文一般都比较平实,只要能翻译地清楚明白流畅就可以。下面主要针对两种特征最突出鲜明的文体进行ー下具体的解说。
(1)散文文体
散文翻译是ー门艺术性劳动,难度很大。其难点在于,散文通常是作者自己的独白,靠真情和文采打动读者,因此散文的翻译要看译文是否传达了原作的感情,再现了原作的文采。不过,对考生最基本的一点要求是, 要注意译文完整流畅,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前后呼应、浑然一体,例如。
1. 我们的扬子江、黄河,可以代表我们的民族精神,扬子江及黄河遇见沙漠、遇见山峡都是浩浩荡荡的往前流过去,以成其浊流滚滚,ー泻万里的魄势。
译文:The Yangtse River and the Yellow River are both symbolic of our national spirit. The two mighty rivers negotiate deserts and gorges until their turbid torrents surge forward with irresistible force.
分析:这段文字选自李大钊的抒情散文《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文章中体现出ー种诗一样的美感和浩荡的气势,尤其是“浩浩荡荡”、“浊流滚滚”和“ー泻万里”几个词很难翻译。而在张培基先生的译文中,negotiate, turbid torrents 和 surge forward with irresistible force 都很精准地传达了几个词的意韵。而且,译者在rivers前还增加了 mighty—词,也传达了文中隐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