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修辞是一种生动的文字运用手段,常能给读者深刻的印象。修辞好的广告能很好地宣传产品,常有出人意料的影响力。企业的广告词通常都是精心拟撰的,或朗朗上口,或谐音谐义,或妙语连珠,或画龙点睛,都不同程度地借助了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 借代、排比、反语、夸张、双关、回文、谐音谐义等。但汉英因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各有不同广告手法,如汉语广告:“嘘寒问暖,三荣空调”(拟人),“饲宝920,催猪不吹牛”(双关),“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对偶)等。现将汉英的一些典型例证对照如下:
1)夸张。确实广泛运用于中外广告,恰当地运用可使商品名声鹊起。从国内为广大消费者欢迎的白丽香皂的广告 “今年二十,明年十八”到国外菲力浦家电的宣传“我家的小猫也会做鱼了”,都是运用夸张手法成功的例子。夸张的运用强化了商品的吸引力,如英文广告You name it,we've got it. (应有尽有)或 “您要买什么,我们就有什么。”美国某超级市场的气魄之大,从广告可见一斑,他们要为顾客提供他们想买的任何东西。而另一则超市广告则说You come here once and you get all. 也是同样精彩的夸张。中国南方饮料广告“椰风,椰风挡不住”像一股夏日的凉风,令听众感受深刻,其含蓄夸张也毫不逊色,虽是夸张,但没有半点欺诈之意,真算得是上乘的夸张佳作。夸张传达给听众两层信息:一是字面意义上的表层信息;二是隐含在表层信息下的深层含义,也是需要听者分析判断,将字面意义上的表层信息重新还原后而获得实质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听众和原创者达成一种默契,夸张的特征给前者一个喑示,使信息接受者能自觉地将所获的文字信息还原成深层信息,认识广告所表迖的夸张。菲力浦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微波炉简便易操作,夸张地称“我家的小猫也会做鱼了”,谁还学不会呢?这则“老外”的广告算是中西合璧,给中文商品广告宣传带来一点轻松的西方幽默色彩。但应该注意的是夸张不能过了头,否则便成欺诈,当心受到消费者的法律起诉。
2)明喻。“Moms depend on Kool-Aid like kids depend on moms.”(妈咪依靠“可爱得”就像小孩依靠妈咪。)此则广告把妇女对“可爱得”的依靠关系比作小孩与母亲的依靠关系。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广大家庭妇女对该产品的依赖。明喻中有比较(comparison ), 另外产品本身的名称也运用了谐音谐义手法,Kool-Aid 读起来就成了 cool aid,意为“极佳的助手”。类似的还有鸭绒被的广告:“As if lying in snow-white clouds.”(恍若躺在白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