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 日语语法学习 > 正文

以日语副语言的表现形式与交际功能探析日语非语言文化背景

发布时间: 2020-03-23 08:57:26   作者:毕克寒   来源: 日语东方教育   浏览次数:


      咳嗽也是日语副语言的表现形式。我们人类会因为感冒而做一些自己无法控制的咳嗽,这是生理现象,日语副语言中的咳嗽不是指这种生理现象,而是日本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故作咳嗽。


      二 日语副语言交际功能

      日语副语言有着重要的交际功能,分析其交际功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说话者的真正含义。日语副语言在交际过程中发挥着补充信息、替代语言、强调信息、否定语言的作用。所谓补充信息,是用副语言的语音语调来补充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是喜欢,讨厌,开心或者悲伤。所谓补充信息,是指在一些场合不方便使用语言,而用一些副语言声音代替语言,比如刚才所举的故意咳嗽便是这种功能的体现。强调信息的功能和补充信息功能类似,都是运用声调来完成的。最后的否定语言的功能是指实际所表达的含义与说话内容正相反,比如恋人之间的一些“讨厌”“我恨你”等等,所表达的含义往往是相反的。


      三 日语非语言文化背景

      日语副语言是日语非语言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日语副语言的表现形式与交际功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日本的非语言文化。日本作为岛国,四面环海的地理位置使日本民族免受来自大陆政治动荡的影响,自主地吸收外来文化。佛教和儒家思想初传日本后,成为了贵族阶级政治统治的工具,圣德太子制定《十七条宪法》,就是吸取了儒家思想“以和为贵”的精髓,十七条宪法的第一条就是“以和为贵”,这也成为了统治阶级的统治教条,渐渐地从上层贵族影响到下层百姓,从而渗透到日本人的语言观。


      仏教文案中记载过,释迦摩尼佛在灵鹫山讲佛,拈起一朵金婆萝花,意态安详,一言不发,众皆默然相觑,唯释迦叶破颜轻轻微笑。佛祖当即宣布,将包含万有精深以心传心的心法,传给摩柯迦叶。这就是拈花一笑的由来,从此成为禅宗不立文字,不在言说,见性成佛的禅门旨圭。禅宗于中国唐代以后,宋代时传入日本,其主张的“不立文字”、“以心传心”也同时传入日本,影响着日本人的语言观。日本人重视集团内部的默契,集团内部的默契度很高,集团内部的人通过“以心传心”,不用语言便能理解对方的心意,这也是影响日本人非语言观的因素之一。


      结语:

      日本民族独特的非语言观是经过悠久的历史长河沉淀下来的语言文化,副语言只是其重要的一环,通过分析日语副语言的表现形式与交际功能,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日本人的非语言文化,但对日语副语言的把握并非一言而概,本文也只是对其侧面的探析,对日本民族的非语言文化也同样是简单的归纳与总结,今后还有待继续深究。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