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签证留学 |
- 笔译 |
- 口译
- 求职 |
- 日/韩语 |
- 德语
名词化广泛应用于德语书面语篇中,能使语言表达更简洁、准确和客观,是一种有效的衔接手段。掌握名词化的转换规律,对准确理解德语书面语篇大有帮助。
在阅读科技德语等专业文章时,我们通常会接触到很多名词化现象。在其它语篇中,名词化结构也时有出现。可以说,名词化是德语书面语篇的共同非标记形式。
一、名词化的概念和功能
所谓名词化,是指将动词、形容词词组或句子转换成名词或名词词组的过程。这些名词或名词词组不仅获得了动词或形容词的意义,而且具有名词的语法功能。
名词化结构的使用,能使语言表达更加简洁、准确和客观。因此,名词化结构被广泛应用于科技文章、法律文书、政府文件和报刊社论等文体中。在这些正式的语篇中,名词化结构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使语篇更紧凑,语言更简洁。
名词化结构可以使语篇的词汇密度增大,从而使信息得到浓缩。动词和形容词名词化后,原来的小句被“打包”成名词性词组,若干个小句被整合成一个小句,词汇密度增大,信息量增加。在信息量相同的情况下,使用名词化结构通常能使语篇更紧凑、语言更简洁。
(二)使语言表达更准确。
动词和形容词名词化,就是把过程和特征转化为事物。事物具有名词的属性,可以用修饰词来修饰,能被量化和质化等。因此,名词化能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和严密。
(三)使行文更客观。
动词体现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往往有自己的参与者和环境因素。而在名词化结构中,原先的参与者通常被省略或掩盖、施事被虚化,减少了语篇的主观性,使语篇显得更客观、更真实。
(四)使衔接更紧密、语篇更连贯。
名词化结构对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种有效的衔接手段,在语篇中的衔接功能是通过建立“主位—述位”衔接来实现的。名词化结构把若干信息整合到一起,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而使语篇的衔接更紧密、行文更流畅。
二、名词化的分类及规律
德语名词化大致可分为词汇名词化和句子成分及整个句子的名词化。笔者在学习德语的过程中,对名词化的转换规律作了个总结,希望对德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一)词汇的名词化。
词汇的名词化是指将动词或形容词直接转换成与之相对应的名词,其间不涉及句中其它成分的转变。
1.动词的名词化
1.1由动词不定式直接转化而来的名词,只需将动词的首个字母改成大写,这类名词的词性都是中性的。
例如:horen—das Horen,schreiben—das Schreiben,geschehen—das Geschehen,treffen—das Treffen,warten—das Warten。
1.2由无词尾的动词词干转化而来的名词,这时词干的元音可能会发生变化,可能要变成第二分词或过去时形式的词干元音。以这种构词方法形成的名词大多是阳性名词。例如:gehen—der Gang,drucken—der Druck,ausbrechen—der Ausbruch,unterrichten—der Unterricht,besuchen—der Besu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