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超值满减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中医翻译 > 正文

中医语义学特征

发布时间: 2024-08-25 10:29:22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有人从语义场出发,对中医词语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探讨了中医语言的深层结构及其对中医理论总体结构的影响。


近年来,从语义学入手对中医语言进行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发展。有人从语义场(Semantic field)出发,对中医词语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探讨了中医语言的深层结构及其对中医理论总体结构的影响。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1. 分类义场

分类义场、由标志同类事物(或现象、性质、运动等)的义位(sememe)构成。中医很早就有发达的分类义场,如“阴阳”是包含两个义位的分类义场,“五行”则是包含五个义位的分类义场。其次有“六经”、“六淫”、“三焦”、“四气”、“五味”、“六气”等分类义场。中医正是依靠这些分类义场,把对复杂的生命和疾病现象的认识经验纳入了一个条理化的框架。中医分类义场是一种源于民俗的经验,直观性明显,且表共性的义素间常常只是一种类比的联系,而非本质的联系。西医的分类义场在早期与中医大同小异,如“四元素说”也为一普遍的分类义场。但近代以后,西医分类义场发生了根本变化,这是出于西医的分类已经通过解剖、显微、遗传学等手段超越了日常生活的直观经验,从而使得其各义位和义素之间更具有本质的联系和区分特征。方法的推进,使得西医分类义场常在变化修改之中,而中医却总是把发展的经验纳入凭直觉臆想建立的不变的分类义场中。


2. 顺序义场

顺序义场是由具有某种顺序、等级关系的义位构成。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消长、五行生克、四时循环、子午流注等概念各构成一种顺序义场。它们广涉生理、病理、诊治等领域,表明中医对生命时序现象有较为系统的认识。与此形成对照的是西医顺序义场主要表现在有关生命结构等级方面的认识。


3. 关系义场

关系义场由反映事物之间关系的义位所构成。这种词语一般是成对出现(即每个义场包含两个义位),方向相反,具有依存关系。关系义场是中医理论中的普遍现象,如言脉象“上下左右之脉”、言气机“古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言刺法“前后相应,逆从得失,标本相移”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上下”、“左右”、“出入”、“前后”这些本来均为普通日常词语组成的关系义场,却在中医理论中都获得了特定的医学语义,并被当作像西方自然科学中的时间、空间、运动和变化等基本术语一样来广泛使用。西医词汇中的关系义场典型的有:抑制与兴奋、吸引与排斥、平衡与不平衡、感染与免疫、抗原与抗体等。它们在认识发生学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大多数关系义位是单一独立先发展起来的,而不像中医总是成对发生和成对运用的,恰恰后者是所谓朴素辩证法思维在语义中的反映。


4. 两极义场

两极义场由意义上彼此相反的二元语词构成,但两个对立的义位间有一过渡带。中医理论中两极义场尤为丰富,如“阴阳”、“沉浮”、“虚实”、“升降”等等,正常的生理状况被认为是两极义场中的“持中”状态,如“阴平阳秘"。西医中虽也有一些两极义场的词语,如hypertension (高血压)和hypotension(低血压)等,但为数不多。


5. 同义义场

同义义场是由两个以上理性意义相同,但附加成分不同或用法不同或搭配关系相异的义位所构成的。虽然中西医词汇中都不乏有同义义场,但各有发生、发展的原因。汉语同义词是词汇发展在词义上的相互“交接”,而在语音上的彼此“分割”的结果,而英语却是因为在历史上曾长期受到拉丁语、希腊语等外来语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以本族语为一方,外来语为另一方的大量同义词长期共存的现象。结果是为了解决古今异地理解文本之差别的问题,中医便少不了以同义义场的词互训古籍的工作,而西医不但没有这个包袱,而且同义义场的多词源现象可能还有助于多元化思维的发育(《医学与哲学》1990年第6期,第18~19页)。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我来说两句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