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医学翻译 > 正文

中医翻译的语言词汇特征

发布时间: 2017-03-26 10:36:45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摘要: 从词汇学来看,中医语言有如下一些特点,希望大家在翻译时请注意。
 
从词汇学来看,中医语言有如下一些特点:
 
1.模糊性
中医的许多概念原本都有具体的所指意义,但进入中医语言之后其语义渐渐地抽象化了。但在一定条件下,其具体意义又与抽象意义交叉并存,给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如在"心与小肠相表里”这句话中,“表里”的抽象意义大于具体意义;但在一定条件下,表虚证”和“里实证"二词中的表里”的具体意义又大于抽象意义。然而,这种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语境的更替而变化着。
 
有人对中医内科教材各论所列述的59种疾病的名称进行了归类分析,结果发现这些疾病的命名方法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首先,这些病名多以主要临床表现为命名依据,其内涵和外延含混不清,概念紊乱。根据中医藏象学说,心、肝、脾、肺、 肾的概念比实际解剖概念宽广复杂,而内科敎材列举的病名如心悸、胸痹、肺痈等实际是指解剖器官而非脏腑学说的所指。而一些以主症命名的疾病实际上是患者的症状或体征,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特征,其内涵与外延均是模鄉的。
 
其次,教材所列举的疾病有的以病命名,有的以症状命名, 病、证、症三者概念不淸。
 
最后,疾病命名依据前后不一,全书不统一,这种命名依据的多样性和不一致性,容易产生概念的歧义。
 
当然,中医概念的模糊性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但人为的因素也不是没有。例如中医上一些原本具有特定所指意义的概念,后来被人为地赋予了一些主观含义,使这些概念显得古奥玄密。
 
比如“命门”原来指跟睛(《灵枢》上就有“命门者,目也”的记载),与我们今天所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异曲同工之喻。但后来却被人为地用以表示右肾(或左肾、或左右二肾等)。如《难经•三十六难》首先提出“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为命门。”然而从语义学上讲,“命门”一词的语义是模糊的。亊实也确实如此,自从“命门”之说提出至今,其部位与生理功能一直没能确立下来,造成了后世医家严重的门户之见。“三焦”也是典型一例。连《中医基础理论》(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在论述“三焦”时也不得不承认“由于三焦的某些具体概念不够明确,《难经》在《二十五难》和《三十八难》中又提出‘有名而无形’之说,因而引起了后世的争论......”。
 
总之,中医语言的语义单位在指称或表述某一对象时总是不十分确切的,这就影响了其概念的清晰度。目前中医翻译界及中医界的一些人士对中医语言中存在的语义模糊这一现象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倡导中医现代化的人也企图使中医采取西医量化的办法来克服语义的模糊性。其实这都是对中医语言中“语义模糊”这一现象缺乏辩证的认识,事实上,西医量化的办法也并非解决“语义模糊”的万全之策。
 

例如,把血红蛋白在12.2g% (男)以下的人定义为‘贫血、似乎比中医所说的‘血虚’要精确些。但事实上,前者不过是一种人群统计学的均数。千差万别的个人生理状况的判定,只能以他本人以往常态为基准。如果一个人的常态水平不在均数以内。那么西医的量化并不会给认识主体带来更多的清晰性。而中医辨证从‘面色苍白’(色),‘有气无力’(行为),‘脉细弱’(血流动力学)、‘舌淡唇白’(外周循环),‘头晕眼花’(神经系统症状) 等多维度的一系列机能信息,来作出一个模糊集合的判断。其实比边界严格淸晰的西医标准更适合于每一个具体和运动中的人。”

 
微信公众号

[1] [2] [下一页]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