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中法文学“狐狸”意象之浅谈

发布时间: 2020-06-25 09:13:40   作者:王清玄   来源: 北方文学   浏览次数:


  《聊斋志异》的出现,是为狐狸审美意象的一大转折,但是仍以女性为主。《聊斋》里的狐精,虽也有个别害人和阴险狡诈的个性,但是大多的狐精已经被塑造成为坚韧、美丽、痴情、善良、闪耀着浪漫和理想光辉的新女性形象。由于时代的发展,经济的崛起,文化的开放,女性地位的提高,和民间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对假丑恶的反击,如人格完美的阿绣、娇艳的青凤、勇敢的鸦头等等,针砭时弊、反应爱情与对封建礼教的反抗是其刻画狐狸形象的主要目的。比如在《聊斋》的《莲香》中,狐女非但没有成为罪恶的象征,反而将自称为传统贤良的人类女性比了下去,穷书生因她而事业家庭双收。自此,狐狸又有了新的文化意象,人们提到狐狸,同样会联想到爱情、忠贞与付出。


  二、从狐狸到狐狸。


  与中国文学不同的,法国文学中的狐狸,大多是只有人性,没有人形。


  法国文学作品中的狐狸,大多会让人感觉到两个词汇:较量与智慧。在《列那狐的故事》中,列那狐最先作为聪慧机敏的男爵出现,不同动物代表了人类社会不同阶级人群,其中,列那狐与力大无穷、贪婪的伊桑格兰狼的较量占用很多篇幅,列那狐表面温和,内心聪明无比,将它耍得团团转。当伊桑格兰狼到狮子国王面前控诉列那狐时,列那狐仍凭借它的智慧力挽狂澜,躲过绞刑。列那狐的形象十分复杂,它既有对下层动物欺凌歧视的一面,又有对恶势力勇于周旋出击的一面。列那狐代表了新兴市民阶层,虽然生机勃勃,但是无法与封建统治和充满欺诈和弱肉强食的环境去正面对抗,于是机智与勇敢地用迂回的办法去较量与僵持,才是生存之道。


  狐狸在法国文化中的另一方面意象是:神秘感与奇丽,富有哲理和个性魅力。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法国反法西斯斗士圣埃克索佩里的《小王子》中的沙漠之狐,至今令人追思与回味。沙漠浩瀚苍凉,粗狂而却细腻,与死亡和灵魂相连,而此时出现在主人公身边的那只聪明、狡黠的狐狸,显得神秘而魅惑,它与小王子建立了一段友谊,这段友谊也是驯服的过程,亲切友善却富有挑战性,它带给小王子很多精神上、哲学上的启示,追寻人性的本源,追寻真善美。


  前文提到,狐狸在中西方文学作品出现的历史也是其所凝聚的文化意识形态的发展史,但是,发展历史并非仅仅是历史,它还影响着后人千百年的心理文化意识。也许,在一千个国家,就有一千种狐狸的意象,但是它始终代表着这个民族的一段精神往事。 Le renard ayant la queue coupée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 上一篇:波德莱尔作品译介
  • 下一篇:居斯塔夫•福楼拜作品译介


  • 《译聚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30天内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qiqee.net,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我来说两句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