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会员注册  |  兼职信息发布    浏览手机版!    精选9.9元!    人工翻译    英语IT服务 贫困儿童资助 | 留言板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翻译理论 > 文学翻译 > 正文

许渊冲及其翻译思想

发布时间: 2018-09-17 09:02:14   作者:etogether.net   来源: 网络   浏览次数:



许渊冲还重视译者创造力的翻译,将之称为“再创作的翻译法”。 他认为,再创作可以使诗在翻译中失而复得,也可称为“以创补失”法。 对于这种“以创补失”法受到的关于译诗不忠实于原文的批评,许渊冲辩解道,忠实不等于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鉴于译诗的这种“再创作”性,许渊冲还认为,文学翻译等于创作,还专门以此为题写了一篇文章,以林纾的译文为例,说明他的译文以创补失之处就是创作。还认为翻译是两种文化的竞赛,好的译文可以超过原文。而要做到这一点, 译文必须传达原文的音美、形美和意美。他于1990年发表在《世界文学》上的一篇《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学》中提到,“文学翻译的最高目标是成为翻译文学,也就是说,翻译作品本身要是文学作品”,代表了他的文学翻译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许渊冲提出了“译诗八论”,即:译者一也(identification)、译者艺也(re-creation)、译者异也(innovation)、译者依也(imitation)、译者怡也(recreation )、译者易也(rendition)、译者意也 (representation)、译者益也(information/instruction)。他指出,“ 一也”、“依也”、“异也”是翻译的方法论——“一也”指译文和原文的统一,包括在字句、篇章、文化层次上与原文统一,是翻译的理想;“依也”指译 文以原文为根据,是翻译的常道;“异也”指译文以原文为依据时,可以创新立异,是翻译的变道。“艺也”指文学翻译是艺术,而不是科学; “意也”,指翻译要传情达意,包括言内之情、言外之意;“易也”,即翻译要换易语言形式,是指作品与译作的关系,是翻译的总论:以上是翻译 的认识论。“怡也”指文学翻译要怡性悦情,使读者“好之”、“乐之”; 译者“益也”指翻译要能开卷有益,使人“知之”:这两论是翻译的目的论。这译诗八论是许渊冲对译诗理论的高度概括。


诗歌翻译向来是文学作品翻译的核心,有关诗歌翻译的问题向来 是文学翻译诸多问题的关键。如何更好地翻译诗歌也一直是翻译理论家论争的焦点之一。英国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西奥多•萨瓦里(Theodore Horace Savory)在他的翻译名著《翻译艺术》中论及诗歌的翻译时,主张“以诗译诗”,赞成原文押韵的诗最好译成押韵。美国翻译 理论家约翰•费尔斯蒂纳(John Felstiner)也认为只有以诗译诗才能表达诗人的心声。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则反对任何有意增删、省略的译法,萨瓦里也不赞成因韵损文,对原诗任意增减更改,认为必要时可以译成现代的散文诗或诗的散文,可以既不受韵律的限制,又不受严格的重读规则的羁绊。我国的刘 重德教授也主张在确实不能用格律诗翻译格律诗的情况下,运用自由诗体来翻译,尽量保留原诗的思想、情节、意境和形象。许渊冲认为, 诗歌的翻译主要反映了真与美的矛盾,因为翻译求真而诗歌求美,所以译诗应该在求真的基础上求美。真与美统一的翻译是理想的翻译,但如果两者不能统一,在为了真而牺牲美或是为了美而失真的两难选择中,许渊冲认为“美是最高的善”,“创造美是最高的乐趣”,明确表达了 “求美高于求真”的翻译观。就许渊冲的翻译实践而言,他显然是实践 了“以诗译诗”以求“美”的主张。


责任编辑:admin



微信公众号

[上一页][1] [2] [3] 【欢迎大家踊跃评论】
我来说两句
评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1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